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帮出温度 代来温暖 办出便捷——抚顺望花区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代办站”为民服务纪实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王珊珊 本报驻抚顺记者 江海峰 | 发布时间: 2025-11-13 09:37

  “如果不是代办站的检察官,我真的撑不下去了。”拿着1万元司法救助金,抚顺市望花区铁岭社区居民孟大哥红了眼眶。孟大哥在处理亲属纠纷时被打伤却未获赔偿,本身患有心脏病、每月仅靠低保金维持生活的他一度陷入借钱治病的困境。而“12309检察服务代办站”的上门帮扶,为他筑起了生活的“避风港”。这是抚顺市望花区人民检察院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生动注脚。

  2024年7月,该院依托“刘全国式党员家庭代办站”,在联建单位铁岭社区设立“12309检察服务代办站”,创新推出“流动服务、上门服务、指尖服务”模式,将检察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如今,代办站成立近一年,检察干警用事事用心的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检察答卷。

  暖心救助

  让司法温情直达困境家庭

  代办站始终秉持司法为民初心,推动司法救助从“被动等待申请”向“主动排查帮扶”转变。

  2024年代办站成立后不久,检察官在社区走访时,从网格员口中得知了孟大哥的困境:他在调解外甥女与男友的情感纠纷时,被对方打伤,因未获得赔偿,只能四处借钱支付医疗费,使他本就拮据的生活雪上加霜。考虑到孟大哥患有心脏病且行动不便,检察官当即决定上门服务,现场指导他填写《司法救助申请书》,随后主动对接社区居委会、民政部门,奔走调取困难证明等材料。为尽快解决孟大哥的燃眉之急,代办站启动司法救助快速审批通道,最终将1万元司法救助金及时送到孟大哥手中。

  “这笔钱真是救命钱,后续的手术费、医药费终于有了着落。”孟大哥握着检察官的手激动地说。成立以来,代办站通过网格走访排查、群众线索反馈等方式,已为多名像孟大哥这样的困境群众提供司法救助,让检察温情直达民心。

  耐心调解

  化解邻里矛盾重拾温情

  “楼道里的杂物清干净了,心里的疙瘩也彻底解开了,真是太感谢检察官了!”铁岭社区居民张某紧紧握着代办站检察官的手连声道谢。

  原来,张某与邻居李某因楼道堆放杂物的问题已争执了3年——张某在公共楼道内堆放旧家具、纸箱等物品,不仅阻塞了消防通道,还严重影响李某家人通行,双方多次发生激烈争吵,甚至险些动手,社区工作人员多次调解均无结果。

  李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代办站求助。检察官当天便联合社区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一同前往现场实地查看,一边向张某详细释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建筑物共有部分管理的规定,明确告知其在楼道堆放杂物既违反法律规定,又存在消防安全隐患;一边从“远亲不如近邻”的邻里情角度耐心劝说,最终提出“3日内将杂物全部清理完毕,今后不再在公共区域堆放私人物品”的解决方案。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沟通调解,张某当场承诺会按时清理,李某也表示愿意谅解。随后双方签订和解协议,一桩持续3年的邻里矛盾就此化解,楼道恢复了通畅,邻里温情也重新回归。

  贴心普法

  让法律成为群众“生活指南”

  “原来邻里之间的纠纷还有这么多讲究,检察官讲的都是咱老百姓用得上的知识!”在铁岭社区“板凳课堂”上,刚听完民法典宣讲的居民们频频点头。

  不久前,居民王阿姨家客厅墙面突然出现大面积水渍,经查是楼上住户李某某家卫生间防水老化所致,但李某某认为漏水并非自己故意造成,拒绝承担维修和赔偿责任,双方多次协商均未达成一致。

  得知代办站每月有检察官驻点值班咨询,王阿姨特意前来求助。检察官结合民法典的规定,从法律责任、邻里和谐两个层面进行释法说理。同时,检察官第一时间联系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共同到现场查看漏水情况,最终提出“楼上住户负责维修卫生间防水,承担楼下墙面修复费用”的解决方案。在检察官的耐心调解下,李某某最终同意承担相应责任,双方当场签订和解协议。

  此外,为让法律宣传更贴近群众生活,代办站还定期开展“民法典与养老保障”“防范养老诈骗”等主题宣讲活动。一年来,代办站通过“定点坐班咨询+流动入户宣讲”的方式,让民法典真正走进社区、走进群众心里,成为群众的“生活指南”。

  据统计,“12309检察服务代办站”已累计办结群众诉求50余件,开展“点单式”法治宣讲10余次。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