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我将继续传递援疆事业薪火,延续与裕民一山一水的情谊。”近日,刚从新疆塔城裕民县完成半年援疆任务归队的锦州市古塔区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周虹向身边干警分享了这段特殊的工作经历,引发在场干警强烈共鸣。

周虹(左一)与当地检察干警开展普法宣传
破解“不敢诉、不会诉”困境
今年4月,带着组织的重托与群众的期盼,周虹跨越4000公里山河,开启了援疆征程。
初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裕民县,周虹便一头扎进办案工作。牧民巴某的求助让她敏锐地捕捉到当地农牧民妇女维权的痛点。
2024年7月,进城务工的牧民巴某受雇于某餐饮店担任服务员,双方口头约定每月工资标准,并于每月月底支付。截至2024年12月底,餐饮店老板也未支付完毕巴某所有工资,巴某多次索要无果,因自身文化程度较低,遂向裕民县人民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请求帮其追索劳动报酬。
受理案件后,周虹和同事分成两组,一组多番取证,形成完整证据链;另一组评估巴某符合“诉讼能力显著不足”标准。
考虑到诉讼程序可能耗时较长,周虹决定优先尝试诉前调解,最大限度降低巴某的维权成本。经3次调解,餐饮店老板全额支付9800元欠薪,纠纷诉前化解。
“这起案件的办理,不仅为巴某挽回了损失,更打破了当地农牧民妇女‘不敢诉、不会诉’的心理壁垒。”周虹回忆。此后,陆续有3名遇到劳动纠纷的女性牧民主动来到检察院咨询,周虹也借此机会,联合当地妇联开展了两场“妇女维权普法宣讲会”,用真实案例教大家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从个案整改到类案监督
在履行公益诉讼监督职责时,周虹又将目光投向了当地的文化遗产保护。
她和同事履职时发现,裕民县巴什拜陵园——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围栏破损、杂草丛生,而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和旅游局负有监管职责。检察机关随即发出检察建议。县文旅局迅速响应,向自治区文物局申报修缮方案,争取到专项资金。施工中,严保质量与安全,还加强文物巡查,做到“应保尽保”。
8月,县文旅局向县检察院提交整改回复。周虹和同事随即组织“回头看”。县文旅局还以此为契机,对全县其他文物点进行了排查,形成了文物保护的长效机制。
编织民族团结“彩虹”
“检察蓝”的正义,不只在法庭。周虹还把公平正义的种子种进了百姓生活里。
作为舞蹈爱好者,她加入裕民县“白杨歌舞队”,代表裕民县参加2025年新疆塔城地区“我们村的舞”群众舞蹈大赛,到“小白杨哨所”给外地游客表演并宣传裕民县,参加裕民县举办的第二十七个党风廉政教育月专题文艺汇演。“我学习少数民族的舞蹈、语言,了解特色风俗,更真切感受到各民族伙伴像家人般彼此温暖、紧密相连。”周虹说,这段难忘经历生动诠释了“检察蓝”的多重担当——不仅守护公平正义,更编织民族团结的“彩虹”。
“未来,我会继续关注裕民,也会把在裕民的经历分享给更多同事,让‘检察蓝’的守护一直留在这片热爱的土地上。”周虹说,而这份跨越4000公里的检察担当也将成为她从检生涯中最珍贵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