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条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
·前端发力 预警机制更健全
·中端发力 服务举措更实效
·后端发力 柔性执法更贴心
本报讯 营口市司法局聚焦“无事不扰、有事必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要求,强化涉企检查统筹,行政执法监督“前中后”全链条持续发力,推动行政执法监督检查降低频次、提升效果,切实保护经营主体与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
梳理营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自然资源局等24个市本级行政执法部门,共92项涉企行政执法检查高频事项,印发《营口市2024年度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计划》,在市政府网站上进行政务公开,接受企业和群众监督。非经审核通过的,一律不得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实现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计划管理制度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的有机融合,严防执法扰企、执法扰民。选聘14家基层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和26名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促进社会监督力量在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聚焦执法过程中企业反馈的高频环保问题,探索“监管+服务”模式,与营口市生态环境局政策法规科、专业律师、公职律师、第三方环境评估技术专家共同组成工作组,从企业污染防治能力匹配性、突发环境时间响应能力等方面为企业答疑解惑,进行“点对点”“一对一”帮扶,帮助企业精准整改。组织召开全市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建设座谈会,对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推进严格规范文明执法,确保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严格落实“一基准四清单”制度,29个市直行政执法单位已完成裁量权基准制定工作,市本级裁量基准条文数875条,表格事项2184项;已完成“四张清单”制定工作,共计涉及事项719个,其中,不予处罚事项209个、从轻处罚事项418个、减轻处罚事项75个、不予行政强制事项17个。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柔性执法制度,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兼顾“严管”与“厚爱”,通过采取提醒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柔性执法方式,教育引导当事人自觉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