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人民公安!
【人物档案】
姓名:本溪市牺牲警察群体
生前职务:人民警察
近5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有2105名民警因公牺牲。
一串冰冷数字的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一个个破碎的家庭。他们中有的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有的即将步入婚姻殿堂,有的孩子刚刚出生……而今,他们的名字却永远地刻在英烈碑上……
年复一年,无数公安民警的感人事迹发生在我们身边,他们面对歹徒挺身而出,面对火海义无反顾。对奋战在一线的他们来说,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来。
“我们将牢记公安英烈们的光辉业绩,继承他们的高风亮节,始终履行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清明节前夕,年轻民警的铮铮誓言在本溪公安“英烈墙”上空久久回荡。
在本溪公安“英烈墙”前,参加缅怀活动的全体人员整齐列队,警容严整,神情肃穆,向在公安事业中献出宝贵生命的全体公安英烈寄托哀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英烈碑上,记载着本溪公安自1945年成立以来22名因公殉职被追授“革命烈士”称号民警的光辉事迹。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52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
据公安部统计,近5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有2105名民警因公牺牲,22977名民警因公负伤。
可以说,公安队伍时时在流血,天天有牺牲,是和平年代付出最多、牺牲最大的队伍之一。牺牲、负伤、过劳、猝死等成了警察职业新的代名词。

本溪公安“英烈墙”
是英雄
更是榜样
每年清明节前夕,本溪市公安局在《本溪晚报·公安周刊》和公安内网上都开设“清明节缅怀活动”专栏,号召全市广大民警通过学习英烈事迹、撰写纪念文章等形式开展网上缅怀活动,缅怀那些昨日的同志、身旁的战友。英魂虽逝,精神犹存,他们的事迹将永载史册,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1997年3月15日,溪湖公安分局巡警大队民警张国成像往常一样,与战友们上街执行巡逻任务。16时20分,接到群众报警称:溪湖区彩新街6楼的一户居民家中无人,屋内水管跑水,楼下居民受灾,请求援助。当时,水流正顺着5楼的楼板往下淌,灯管儿上、电线上淌满了水,整个楼道全是水,电线随时都有短路的危险。情况危急,张国成一边安抚群众,一边和战友寻找总阀门。然而,一楼总阀门锈得死死的,他们拧了几下,还是没能拧动。在6楼住户不在,门打不开的情况下,怎么办?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望着在场群众焦急的神情,张国成说:“不能再耽搁了,多拖延一分钟,群众的财产就会多一分损失。”于是,张国成和战友毅然决定从7楼用绳子降到6楼阳台,关闭水阀。在这危急关头,张国成推开争抢绳子要下楼的战友,抢先系上安全带上了阳台,脸朝里往楼下滑。由于安全带卡簧被阳台铝合金所压,致使绳索松脱,不幸从7楼坠下。民警和现场群众迅速将身负重伤的张国成送往医院抢救,由于伤势过重,当日23时22分,张国成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为了挽救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张国成英勇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25岁。
令人痛心的数字
令人敬佩的英雄
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无需惊涛骇浪的洗礼,在我们公安队伍里,还有一批没有刻在本溪公安“英烈墙”上的因公牺牲民警,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忘我工作,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最挚爱的公安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奏响了一曲曲热血铸警魂、忠诚绘春秋的壮丽凯歌。
孙伟生,生前系本溪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五大队代理教导员。2012年7月12日21时5分,孙伟生在抚顺市侦办省督“1·06”专案时,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牺牲在打击经济犯罪的岗位上,年仅47岁。案件侦破后,专案组同事们都已泣不成声:“伟生啊!案子破了!国家财产追回来了,你可以安心地走了……”
王彬,生前系平山公安分局一洞桥派出所民警。刚参加公安工作一年多,由于超负荷的工作,王彬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浑身上下经常莫名地酸痛,总觉得困乏无力。领导和同事们曾多次劝他去检查,对症治疗,但王彬怕耽误工作,没有在意。病情逐渐恶化,但王彬深爱他的岗位,打针吃药硬撑着工作,始终不肯离开岗位。造化弄人,面对无情的病魔,倔强的王彬并没有屈服,仍然坚持把工作干得有声有色。2012年8月6日7时26分,他病情发作,医治无效,永远倒在了他最挚爱的公安岗位上,年仅51岁。追悼会当天,数百名臂戴黑纱、胸佩白花的群众共同送别这位英雄。
“当时年龄小,不懂父亲。但穿上警服的那一刻,我才真正理解父亲那种爱岗敬业、甘愿奉献的精神。”这是王彬女儿王思涵曾说过的一段话。2012年,医疗学院毕业的王思涵放弃了优越的就业岗位,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继承父亲遗志,接手王彬最挚爱的公安工作,成为了公安队伍中的一员。
周继新,生前系本溪满族自治县公安局交管大队碱厂中队副中队长。2014年2月14日8时许,正值元宵节安保期间,周继新因连续加班数日、劳累过度引发脑出血,晕倒在交管工作岗位上,经医生抢救无效,结束了45岁的生命。
王吉龙,生前系溪湖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民警。2016年6月22日8时40分许,王吉龙和战友驾车前往鞍山市侦办一起横跨6省15个市的“5·23”特大系列诈骗案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伤势较重,抢救无效,因公牺牲。牺牲时,年仅27岁,当时距离妻子的预产期只有不到20天。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王吉龙只回家6次,按时下班回家只有1次……
张国成、孙伟生、王彬、周继新、王吉龙……翻开本溪公安档案,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令笔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2105”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数字,数字背后折射出公安民警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崇高使命与职责担当。
公安英烈
永远活在百姓心中
在本溪英烈祭陵园里,在公安英烈纪念碑下,摆放着松枝和鲜花编织成的花圈,缎带上书写着“公安英烈永垂不朽”的几个大字。参与纪念活动的公安英烈家属、民警代表及新闻媒体记者数百人在纪念碑前深深鞠躬,默哀许久。
党和政府不会忘记公安英烈们的卓著功勋,本溪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自2010年成立以来,已先后为3000余人次公安英烈家属、特困民警发放抚慰金和补助金1000余万元,陆续开展了“一人一策”救助特困民警、春节期间走访英烈家属等活动。目前,全市共有7个区级公安机关设立了民警救助专项基金,成为了本溪公安优抚工作的重要补充。
每逢清明节,我们都会深刻缅怀和悼念公安英烈,追忆英雄事迹,寄托后人哀思。他们是公安前辈,更是时代楷模。
一支队伍,一个团体,必须要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守护历史,就是守护我们的未来。人民群众不会忘记公安民警的流血牺牲,更不会忘记他们的恩情。
有“拥警模范”称号的联通公司张经理说:“在高强度的公安工作中,公安民警深受伤痛和疾病折磨,却始终坚守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线,恪尽职守,心系百姓,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的真正内涵!”
石桥子社区干部赵敏说:“公安英烈们的流血牺牲,换回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换回了百姓的安居乐业。国家不会忘记你们,人民不会忘记你们,你的战友更不会忘记你们!”
平山公安分局站前派出所所长李志国说:“前辈们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我要向他们学习,坚持忠诚为民,为公安事业努力奋斗,为本溪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本溪市公安局自1945年成立以来,先后有30名民警因公牺牲,有22名民警被追授“革命烈士”称号。公安英烈,他们是公安民警的骄傲和楷模,将永远活在百姓心中!
勿忘历史,才能更好地前行。松柏守警魂,风雨泣英烈。
清明节期间,本溪市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以多种形式缅怀那些为党和人民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公安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