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花”开警营 情暖“枫桥”——记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鞍山市公安局千山分局汤岗子派出所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本报记者 邵小桐 | 发布时间: 2024-07-31 10:01

  “警花”简介

  鞍山市公安局千山分局汤岗子派出所“汤泉枫桥”女警中队成立于2023年8月,平均年龄27岁,由8名女民辅警组成的“年轻队伍”是汤岗子派出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重点工作深度融合的最新写照,队员们用真情、真心、真意诠释“巾帼风采”,是群众口中信得过的“好闺女”。

  “警花”特点

  办理户籍业务时,她们热情周到,用细致的服务点亮小小窗口;调解矛盾纠纷时,她们暖心热心,用真挚的话语打开群众心头难解的心结;巡逻防控时,她们步履坚定,用踏实脚步串联起百姓家门口的平安。

GetAttachment (2)

民警进行反电诈宣传

  作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汤岗子派出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多年来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汤泉枫桥”之路。

  警营“花”开

  枫桥派出所里走出新队伍

  随着工作的推进,派出所在实践中发现,面对婚恋纠纷、妇女儿童类求助时,女警有着不可替代的工作优势。为此,派出所的3名来自不同岗位的党员女警主动提出组建一支“女警中队”,破解公安机关在家庭纠纷类警情中所面临的“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困境。

  一年来,汤岗子派出所以创建“党建联建+汤泉女警中队品牌”为抓手,推动队员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联合“钢都义警”和社区网格员,入户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深入辖区组织法律宣传、走进学校开展“护校安园”、上门办证送服务到家……她们细致热情的工作作风,成为了汤岗子派出所创新工作举措的又一靓丽名片。

  遍地开“花”

  她们是矛盾纠纷的“解铃人”

  面对派出所接处警工作中常见的涉家庭纠纷类警情,“汤泉枫桥”女警中队充分发挥女警特有的温柔、细腻、平和等优势,及时分类,精准处置。

  2024年年初,汤岗子派出所辖区居民李大爷与妻子王阿姨因为生活琐事多次发生争执,互不退让,民警为此几次上门调解但仍无法缓和两人关系。得知此事后,女警赵佳榕发现自己曾为其女儿李女士办理过户籍业务,两人相熟已久。于是,在李女士的帮助下,队员们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劝解王阿姨。在大家的劝说中,矛盾双方都将女警当成了自家闺女,心头的委屈一股脑地说了出来,最终夫妻俩的矛盾终于化解。

  在派出所创建“矛盾纠纷三十六策”的基础上,队员们对收集到的矛盾纠纷典型案件分门别类、精准施策,尤其是针对与家庭、女性、儿童等有关的纠纷,创建“接警+处警+回访”的暖心“护家”机制,为重点人群和重点家庭建档立卡,必要时引入“多元调解机制”,组织社区干部、妇联干部、律师共同开展矛排化解,并以定期走访、及时回访的方式,形成矛盾纠纷调解闭环。中队成立以来,已累计调解矛盾纠纷37例,调解成功率达99%。

  锦上添“花”

  平安共创做群众的“好闺女”

  “小李他们小两口人不错,就是脾气有点冲,耐心点就好了。”辖区居民吴大妈耐心地对钟函潼解释道。今年已经65的吴大妈既是汤岗子街道泉兴社区的“老人”,也汤岗子派出所“钢都义警”的第一批队员,而今年她又有了一名新“搭档”,刚刚从警校毕业的女警钟函潼。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汤泉枫桥”女警中队充分激发志愿者在平安共创中的积极作用,以“钢都义警”队伍为载体,延伸服务帮扶触角,与志愿者们共同开展巡逻防范、安全宣传、救助帮扶等工作。

  “大姨,这段时间身体怎么样啊?得按时吃药啊!”女警中队的队员们轻车熟路地走进于大爷家,耐心询问起于大爷老伴儿的身体情况。一年前,女警队员们从教导员李华瑞的手中接过“爱心接力棒”,成为了于大爷的“新家人”。“他家三口人,除了于大爷身体好一点,他老伴儿和儿子都需要常年卧床吃药。”女警徐诗琪说道。为了能缓解于大爷一家的生活压力,队员们除了定期到其家中走访慰问外,还常常与“钢都义警”的志愿者们组织义卖活动,帮助于大爷销售家中的鸡蛋,为一家人赚取一些生活费。中队成立以来,累计帮扶群众20余人,开展帮扶活动40余次,获得群众送来的感谢锦旗4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