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小区里来了辆特别的“小警车”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本报驻丹东记者 王大海 | 发布时间: 2025-05-08 08:51

  一辆蓝白相间的小推车,几个塑料椅子,几杯热茶,几位边境派出所民警,一群社区居民。日前,丹东市振兴区临江街道韩国城小区里冒出了这个特别的“摊儿”。

  稍微仔细看,蓝白相间的小推车上还印有警徽。这是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六道沟边境派出所最新推出的“警务宣传服务车”。

头题图

民警和居民们坐在一起唠家常

  这辆满载法律知识、便民服务和温暖互动的小车亮相居民楼间,迅速成为居民们关注的焦点。

  民警在小推车旁向居民们宣传反诈知识,讲解反诈案例。他们还请大爷大妈们一起坐坐,唠唠嗑扯扯家常,从中了解社区的近况和居民所需。民警们在一个地方待四五十分钟就“收摊”,然后拉着小推车换个地方,再“摆摊”四五十分钟。

  “以前入户走访,常常遇到居民不在家或不愿开门的情况。”六道沟边境派出所所长刘洋洋坦言,城市社区警务工作面临“门难进、人难见”的难题。如何打破这层“无形的墙”?派出所民警集思广益,最终决定变“被动走访”为“主动吸引”,设计一辆集宣传、服务、沟通于一体的“警务宣传服务车”。

  这辆小车看似简单,实则“五脏俱全”。小车具有宣传功能,不仅携带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资料,车载喇叭还能循环播放方言版反诈顺口溜。车里准备着热水壶、急救包、雨伞等日常用品,方便群众应急使用。小车还有互动纽带功能,民警通过“摆摊唠嗑”的方式,与居民拉近距离,收集社情民意。

  正当民警与居民们聊得热火朝天时,一群幼儿园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路过。孩子们被色彩鲜艳的宣传车吸引,纷纷围了上来。“警察叔叔,这个真的是‘警车’吗?”一个小男孩好奇地问。见孩子们兴趣浓厚,民警索性现场开起了“法治小课堂”,让孩子们触摸警用装备,了解警察的日常工作。

  六道沟边境派出所教导员黄岩告诉记者,最好的防控,是让群众真心把警察当自己人。从“门难进”到“主动聊”,从“脸熟”到“人熟”,这辆小车正悄然改变着警民互动的方式,成为边境线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新载体。

  记者手记

  六道沟边境派出所的创新举措抓住了城市社区的“人情痛点”,用“移动茶桌”替代“办公桌”,是警务理念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这种“零距离”互动,不仅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也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