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比骗子能“讲”,比受骗群众还“犟”,尽管每一次劝阻止付都像是在打仗,但在成功止损后他们却高兴得像中大奖。
他们就是反诈民警,24小时值守在岗位,只为守好百姓的“钱袋子”。
辅警陶源向记者介绍反诈民警日常。
他是“话务员”
“您好,这里是鞍山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您刚才是接到诈骗电话了吗?他们是骗子,千万不要转账。”像这样的劝阻电话,鞍山市公安局中心查控研判大队大队长英唤铭每天要拨打近百个。
9月23日9时许,记者拨通了一位市民的电话。
“喂!你好!这里是鞍山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请问您最近是否接听过境外电话?”
“你谁啊?听起来就不像好人!”对方毫不客气地挂断了电话。
当记者想重拨回去时,英唤铭阻止了记者。“被挂断电话这种情况还算是好的,说明这位市民有一定的警觉性。”
英唤铭说,如果某位市民的电话一直处于“忙音”状态,这种情况就比较危险了,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我们其实就是和骗子赛跑,就看是我们的速度快还是骗子的速度快,只要我们快于他们,群众的‘钱袋子’就安全了。”
他是“预警员”
反诈中心面积不大,里面坐着十几名反诈民警,他们不停地拨打着电话。他们的工作简单而又复杂、枯燥而又重要。
10时15分,一个信息传到英唤铭手中。原来是市民黄女士与一可疑电话通话时长超过1小时,疑似遇到诈骗。英唤铭查询得知黄女士在鞍山某银行有账户,里面有30多万元存款,他立即将信息传到这家银行在鞍山的所有营业网点,叮嘱千万不要为黄女士办理转账。
几分钟后,该银行在站前商业区的一个网点传来消息,黄女士正在转账,银行工作人员已经将其拦下。
英唤铭立即带领民警赶往银行,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可无论民警怎么劝说,黄女士就是不听,甚至还说民警是“骗子”。英唤铭找来黄女士家属,共同劝说,黄女士才明白自己遇到骗子了。
“因为银行离反诈中心比较近,否则我们只能指令属地派出所出警。”英唤铭说,尽量当面止损,这样他们比较放心。
他是“宣传员”
“真警察办案绝对不会让你转账,别相信那些乱七八糟的电话,只有这个电话最靠谱,就是96110!”这是记者听到辅警陶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一天上百遍,嗓子说得直冒烟。陶源端起一个能装两升水的大杯子,大口大口喝起来,“我们一共两个人,24小时值守96110电话,必备‘三宝’,除了水,还有含片和喉宝。”陶源说,她和同事几乎不会闲着。果然,短短十几分钟的采访时间里,陶源就接听了两个咨询电话。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反诈中心共产生预警数据69万余条,登门见面劝阻122次,全市破获电诈案件351起,抓获涉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936名,为受害群众追赃挽损39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