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判决前,现场看电源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王双巧 本报记者 关月 | 发布时间: 2025-05-22 09:22

  “感谢何法官和于法官,感谢经开区法院!要不是你们坚守司法为民的初心,我们企业这笔货款怕是遥遥无期,是你们给了我们公平正义!”近期,沈阳展翼科技有限公司一行四人满怀感激之情,走进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将两面锦旗郑重地送到综合审判庭副庭长何海英和法官于树伟手中,真挚的话语诉说着企业对法院的深深谢意。

  时间回溯到2020年4月,当时N95口罩需求激增,沈阳某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向沈阳展翼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展翼公司)采购超声波焊接机电源用于组装生产。然而,合同履行后,科技公司却未按约定支付二百余万元货款。2023年,展翼公司无奈起诉至法院,却遭遇科技公司以货物存在质量问题为由反诉。

  主审法官何海英组织双方举证、质证,对每一份证据都进行细致审查。由于多次调解未能达成一致,最终何海英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作出一审判决。因科技公司上诉及提出质量鉴定申请,案件被发回重审。于树伟接过“接力棒”,针对科技公司的鉴定申请,于树伟前往现场查看电源,发现存放的焊接机电源均未封箱,外观元器件没有明显标识、出厂厂家名称,属于非标产品,难以认定科技公司申请鉴定的焊接机电源就是展翼公司生产的。在接下来的庭审中,于树伟进一步引导双方展开新一轮的举证质证,认真倾听双方的代理意见和辩论观点。最终认定科技公司举证不能。二审法院最终驳回科技公司上诉,维持原判,这场持续两年多、历经四次审理程序的纠纷终于画上了圆满句号。

  起初,展翼公司在漫长的诉讼过程中,对能否获得公正判决充满疑虑,甚至对法律能否保障自身权益产生动摇。但法官们专业的审判、不懈的坚持,让企业看到了法律的公正与温度。

  这起案件只是经开区法院办理众多涉企案件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经开区法院始终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审判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每一个案件的背后,都凝聚着法官的责任与担当: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