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勾勾选项就能填好诉状——铁岭落实示范文本刷新司法体验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葛峥 本报驻铁岭记者 江海峰 | 发布时间: 2025-08-11 08:53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司法部、全国律协发布67类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并于7月14日在全国法院全面推广使用。法官、律师、当事人共同的“痛点”——繁琐耗时的文书准备过程,这下有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近日,记者走进铁岭市两级法院,记录下示范文本给当事人、律师和法官带来的便利以及给法院工作带来的变化。

  一位老人想要起诉离婚,法庭工作人员递上起诉状示范文本,一步一步教老人填写表格;年近七旬的内蒙古老人成为被告,工作人员手把手教老人填写答辩状示范文本,几个对号、几句大白话就完成了填写;业主和物业公司存在物业费争议,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仅用20分钟便通过勾选厘清了争议焦点……在铁岭两级法院,过去令当事人头疼的法律文书,现在只需在表格里勾勾选选即可完成。

  老百姓都说,法律文书从“天书”变成简单的“选择题、填空题”,一张表就能理清糊涂账,真是太方便了!

  降低诉讼门槛

  近日,在昌图县人民法院昌图站人民法庭,年逾花甲的张阿姨想起诉离婚。得知她的诉求,工作人员递上起诉状示范文本,围绕“当事人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三大核心要素,逐项引导老人填写。

  从确保姓名、身份证号等基础信息准确无误,到明确财产分割、债务承担等具体诉求,再到梳理婚姻存续期间的关键事实,工作人员帮助老人制作的起诉状既符合规范,又能清晰表达诉求。

  之后,工作人员还指导被告老人围绕原告的诉讼请求,逐项回应“认可什么、反对什么、理由是什么”,确保答辩内容条理清晰、针对性强。

  “我眼神不好,电脑也不咋会用,多亏这儿有现成的表格,法庭的工作人员一步一步教我填,连哪年结婚、有啥财产都帮我理得清清楚楚!”拿着填好的起诉状,张阿姨如释重负。

  赋能纠纷调解

  来自内蒙古的老杨年近七旬,他因买卖合同纠纷成为被告,来到了昌图县法院三江口人民法庭。“我这把年纪,第一次遇上官司,本以为要犯难,没想到答辩状都是现成的!法庭的孩子们手把手教我,打个对号、写几句大白话就完成了。”老杨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说,“这个方法太懂咱老百姓了,我一肚子话都能顺顺当当地写上去!”随后,该案的承办法官通过对比双方的要素式起诉状和答辩状,快速锁定争议焦点,仅用半小时便促成调解协议达成。

  业主李某以“未入住未享受服务”为由拒交物业费,被物业公司告上了法庭,在铁岭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诉讼服务窗口,李某借助答辩状示范文本,仅用20分钟便通过勾选厘清了拖欠数年的物业费争议,实现了从“写不明白”到“一目了然”的转变。

  随后,调解员依托文本中预设的民法典第九百四十四条等依据,引导双方聚焦核心问题,使李某快速理解义务条款并当场补交了费用,物业争议就这样被化解了。

  群体纠纷前端化解

  针对群体性纠纷,如何做好纠纷前端化解、做实定分止争?调兵山市人民法院以示范文本先行、示范案例引领,推动纠纷前端化解。

  7月15日,调兵山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接待了某小区20余名愁眉不展的业主。他们购买的房屋交付至今已5年,本应拿到的“房本”却迟迟未能办理,这成了业主们的一块心病。工作人员立即指导业主们填写要素式起诉状。填好后,业主们喜出望外,不仅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下载电子版,还分享给其他相熟的业主。

  调兵山市法院迅速开展调解工作,依据要素式起诉状,快速归纳争议焦点。承办法官分别与开发商、承包人商谈,向其讲解示范案例,释明通过调解解决纠纷同样具备法律效力,打消了开发商的顾虑;同时,耐心向业主解释开发商在工程建设阶段遇到的问题,争取业主谅解。经过6小时的调解,第一批24户业主与开发商达成和解。

  虽然该小区还有200余名业主面临相同情况,但调兵山市法院表示将继续跟进,力争实现全部案件的前端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