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处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
党员骨干担任公诉人出庭公诉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近年来,丹东市人民检察院将党建工作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探索“党建+检察”实践模式,各项检察工作得到全面提升。该院公诉处党支部作为其中的优秀党支部代表,近日被省委组织部命名为“省级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示范点”。
强化为民宗旨
真情服务温暖民心
“虽不能像‘白衣天使’一样战斗在最前线,但以坚守社区岗位的方式参与到这场战‘疫’中,我倍感荣幸。”日前,丹东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青年党员付浩这样总结18天来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心得。
疫情防控期间,公诉处党支部党员们挺身而出、冲锋一线,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在风雪严寒中执勤站岗,舍小家为大家,在战“疫”中释放最大能量。
公诉处党支部始终要求全体党员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在执法办案中认真耐心听取当事人诉求,特别是做好释法说理工作,让当事人信服。在深入基层方面,多次慰问社区贫困家庭,给困难群众送去关爱,协调解决困难群众的需求。同时选派党员到社区和村开展义务劳动、法律咨询、扫黑除恶政策宣传等活动。
公诉处党支部书记苏凤琴告诉记者:“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民是核心。”
发挥组织优势
筑牢党支部战斗堡垒
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组织是支撑。公诉处党支部建立了“党员办案组”,在承办专案、重大案件中勇挑重担,起诉准确率达100%。他们把案件当成一件作品去完成,提前介入,严把证据,精益求精。建立“党员重大疑难案件攻关组”,加强对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学习研究,对重大疑难案件在罪名适用、量刑建议的提出等方面做到严谨、科学、规范。
近年来,公诉处党支部先后办理了原铁岭市副市长郭某某、原营口市副市长李某某等一批在省、市有重大影响的职务犯罪案件。在办理原营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某某等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系列案件时,面对主要嫌疑人“零口供”的复杂案情,办案组先后8次不分昼夜地奔赴营口、盘锦等地,加班加点审查案卷材料,及时向办案机关反馈审查意见及侦查意见200余条,指导办案机关形成卷宗材料130余册、视听材料100余盘,保证了该系列专案顺利移送审查起诉。省纪委还专门给丹东市检察院发来了表扬函。
公诉处党支部还建立“党员释法说理组”,围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等重点工作,到共建社区、看守所等地宣传法律政策,向犯罪嫌疑人介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意义、适用条件和程序。
凝聚先锋力量
激活团队内生动力
公诉处党支部通过情景式党课、观看影片、研讨交流等形式学习典型人物、查摆自身差距、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在这些先进人物的感召下,公诉处党支部逐步形成了“先进带先进”“先进赶先进”“人人争做先进”的良好氛围,涌现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模范检察官”苏凤琴、“辽宁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马原野等一批公认的、有影响力的先进典型。一位员额检察官曾深情地说:“在这个团队和氛围中,我每天不学点儿东西、不做点儿工作,都有种负罪感。”
如今,大家主动要求担当办理大案、要案、专案已成为常态,该处所办理案件连续多年入选全省“十大精品案例”和“十佳公诉庭”。在一次次岗位练兵和办案实践中锤炼出大批“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优秀公诉人。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和研讨会议上,经常能够看到他们的智力成果,在全省检察理论重点课题撰写人队伍中,也时常有他们奋斗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