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台安“三融三促”赋能综治中心矛盾化解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记者 邵小桐 | 发布时间: 2025-11-28 08:57

  本报讯  “没想到3小时就解决了僵局,多亏了律师和调解员的帮忙!”近日,在台安县综治中心调解室内,董某握着律师的手连声道谢。这场因楼道改造引发的劳务纠纷,在“调解员+民警+律师”专班的介入下快速化解,成为台安县“三融三促”赋能综治中心矛盾化解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台安县创新构建法律服务工作者“三融三促”机制,融入前端预防、促矛盾源头“减量”,融入多元调解、促纠纷处置“提速”,融入闭环管理、促治理效能“提质”,推动专业法律服务深度融入基层综合治理。截至目前,驻县综治中心律师已参与调处纠纷15件,化解成功率达92%,用法治力量筑牢基层稳定屏障。

  “大爷,土地流转合同一定要写清权责,避免后续纠纷。”在台安县的田间地头,包联律师正为村民开展“网格法治体检”。为实现矛盾源头减量,台安县司法局选派24名骨干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包联全县170个村(社区)网格,每季度开展专项排查。“年初至今已排查出土地流转、赡养等隐患点20余处,都提前进行了化解。”台安县司法局负责人介绍。针对高频纠纷,该县开设“法律普法讲堂”20余场,覆盖群众2000余人次。“听完讲座才知道口头劳务协议也受法律保护,以后可得留个心眼。”参加完普法活动的村民张大妈说道。

  在多元调解环节,15名资深律师组成的“专家调解团”嵌入综治中心“3+X”调解体系,依托“警调衔接+律师介入”机制提速纠纷处置。此前,刘某承接董某10个单元楼道改造工程,完成3个单元后以“价格不公”停工,双方因无书面协议陷入僵持。“根据民法典规定,口头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刘某擅自停工已构成违约。”专班律师在调解现场释法明理,同时结合本地案例分析法律后果,另一边调解员劝说董某体谅刘某实际付出。经过3小时的沟通协调,双方最终达成和解,保障了小区旧楼改造工程顺利推进。数据显示,目前台安县律师参与纠纷化解的平均周期已缩短至5天,效率提升60%。

  闭环管理让治理效能持续提质。台安县建立“调解+法律援助”无缝衔接机制,对调解未果且符合条件的案件,由驻中心律师全程代办援助手续。90岁的马某某常年卧床,仅靠小女儿照料,其余子女拒尽赡养义务。驻综治中心律师得知情况后,主动对接法律援助中心,上门核实老人意愿并协助办理委托手续。“我们指导收集证据、撰写起诉状,全程参与诉讼过程。”承办律师介绍。最终法院判令4名子女每月各支付赡养费、护理费600元。今年以来,该县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7件,其中老年人赡养、农民工讨薪类案件占比超85%。

  “专业法律服务贯穿综治中心治理全过程,才能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台安县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完善“三融三促”机制,让法治力量更好服务群众、守护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