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鞍山市立山区人民检察院通过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对刑事案件信息与民政部门低保数据、残联登记信息进行智能比对,精准识别出一条司法救助线索,并据此迅速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成功帮助一个符合多重救助条件的家庭缓解生活困难。
该线索来源于一起非法拘禁案件。案件中,被害人因家庭经济纠纷被其外甥女及同伙绑架并最终不幸死亡。被害人女儿刘女士一家为低保户,夫妻双方均身患残疾,其女儿在大学就读,无稳定经济来源。
立山区检察院掌握情况后,主动联系刘女士,告知其有权申请国家司法救助,并全程协助提交材料、办理手续,仅用9个工作日,就为刘女士一家成功申请到司法救助金。
“过去,司法救助线索主要依靠当事人主动申请或检察官在个案中进行人工排查,存在覆盖范围有限、发现滞后等问题。”立山区检察院控申部门检察官介绍,“如今,依托大数据模型开展多维度信息碰撞,我们能高效、精准地识别因犯罪行为侵害陷入困境、缺乏救助意识和申请能力的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实现了从被动受理到主动发现的转变。”
“大数据+法律监督”这一司法救助新模式,通过数据融合与技术赋能,聚焦因案致贫、因案增贫和因案返贫等问题,进一步拓宽了司法救助渠道,提升了救助工作的及时性与精准度,让公平正义以更温暖的方式得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