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勇于争先,扛牢“跳高队”责任担当——沈阳中院在全省中级法院院长研讨班上介绍工作经验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本报记者 关月 | 发布时间: 2025-08-14 09:30

  近日,全省中级法院院长研讨班暨“走前列”工作推进会议召开。会上,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志文介绍了审判工作“走前列”工作经验。

  沈阳中院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法院的正确指导下,干字当头、勇于争先,扛牢“跳高队”责任担当,发挥“压舱石”作用,在促推平安沈阳建设、助力防范化解风险、积极参与综合治理、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服务金融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服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增进民生福祉、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在服务保障三年行动决战决胜中展现司法担当和作为,以“十个专项”为牵引,书写提质增效新答卷。

  沈阳中院“十个专项”内容 

  审判质效持续向好

  落实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分析研判会商要求和“点对点”指导意见,邀请基层法院列席中院司法数据会商,助推审判质效更上台阶。建立“审管办+条线”管理模式,面对面下沉指导,贯通提升审判质效。沈阳两级法院审结案件占全省37.9%,筑牢公正司法根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深化改革蹄疾步稳

  多措并举加强先行调解工作,二季度调解成功率上升5.36个百分点,促推纠纷“有解”更“优解”。组织基层法院和律协联合培训,“两状”应用率稳步提升,为诉讼“加速”,为群众“减负”。对照人民法院“六五”改革纲要,融合推进诉讼制度改革,深化民事诉讼繁简分流与“两状”应用、先行调解、“立审执”一体化、综治中心建设、庭审优质化等改革,审限内结案率创同比和历史新高。建立跟踪问效制度,强化制约监督,阅核数量、提出意见分别上升41.1%和97.7%。

  执行工作提质增效

  交叉执行持续发力,强化责任意识。深化“立审执”一体化,推进执行端口前移、全链条发力,不断强化“以保促调”“以保促执”。设立“破产+执行”合议庭,努力推进“执破融合”,促进有序出清、资源盘活。

  强基工作巩固深化

  融合推进走前列“十项重点”,认真落实省法院“更高质量强基工作指导意见”,充分发挥前沿指挥部作用,研究制定久久为功、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具体举措,中院班子成员深入基层法院包片指导落实工作,推动基层法院审判质效持续向好。加强相对薄弱法院建设,更好助力基层治理、城乡融合发展。

  化解民忧有力有效

  践行“如我在诉”理念,压实领导包案化解责任,建立联动包保机制,加强诉中说理、判后答疑,做实“有信必复”,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抓前端、治未病”,协同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就地化解纠纷。建立行政争议多元解纷机制,扎实推进行政争议预防与实质化解。

  “一库一网”融合推进

  今年新增2篇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2篇案例入选多元解纷案例库,在案件审理、释法说理、判后答疑和调解工作中运用入库案例促进定分止争。

  “一张网”深度应用

  开展全覆盖培训和流程测试,编印答疑、指引,确保全员熟练应用“一张网”。增设阅核评查等职能模块,融入“跨网系执行”“电子封条”“区块链”等自研技术,更好服务审判和助推“走前列”工作。

  品牌建设接续发力

  在劳动争议审判品牌方面,创新举措,会签裁审衔接实施细则,建立5项创新机制,确定2个试点法院,带动质效提升,全市法院劳动争议案件下降19.1%,和平区法院劳动争议案件下降52.8%。在金融审判品牌方面,发挥金融法庭辐射引领作用,为“七市一区”56家基层法院编发“答疑40条”,推动设立“金调中心”,1篇案例入选全国法院年度优秀案例分析评选。

  人才强院走深走实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常态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断强化“三个素质”。深化“审学研”机制,为199名青年干警匹配成长导师,借助“学争做”“评推树”、技能大赛等平台,加强优秀青年干部储备培养,两级法院63名干警荣获省级以上奖励。

  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全面落实“1+2+3”专项行动部署,深入开展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及时修复企业信用。发布行政审判司法审查报告,联合行政机关出台《依法规范市场监管领域投诉举报指导行为意见》,切实解决市场主体急难愁盼。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依法平等保护国企、民企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