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李文章在朝阳凌源市调研县域经济和扶贫工作

来源:辽宁法制报 | 发布时间: 2017-12-01 09:44
李文章在朝阳凌源市调研县域经济和扶贫工作时指出
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为发展辽西北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本报讯 记者白国军报道 11月28日、29日,十九大代表、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文章在朝阳凌源市调研县域经济和扶贫工作,并召开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报告会,共分四个部分十个方面对十九大报告进行了深入解读和系统辅导。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报告会上,李文章传达宣讲了党的十九大精神,他指出,党的十九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举旗定向、继往开来的大会。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体现在习近平同志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报告中。报告站在历史和时代高度,全面总结回顾了过去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抓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科学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阐明了基本方略,描绘了宏伟蓝图,体现为民宗旨,强化从严治党要求,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他强调,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首要的政治任务。凌源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省委部署和朝阳市委要求,全面兴起学习贯彻热潮,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新起点上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新业绩。要着力加强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各项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要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确保每一项目标任务都不落空;要着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聚焦“脱真贫、真脱贫”这个目标,切实把“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资金使用精准、项目安排精准、因村派人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落到实处,特别要着力解决好返贫和新贫问题;要着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坚持抓发展、抓稳定两手都要硬,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政治安全摆在首位,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特定利益群体稳定工作,有效防范、化解、管控社会稳定风险。
 
  调研中,李文章指出,县域经济发展是辽宁实现全面振兴面临的重点和难点。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制定实施的“五大区域发展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突破辽西北、沈抚新区、县域经济)及三年行动计划,其中之一就有县域经济。今年以来,凌源市经济在面临较大困难和压力的情况下,仍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令人振奋和鼓舞。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突破辽西北的战略部署和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一项任务一项任务去完成,一个难点一个难点去攻克,确保把每一项目标任务都抓具体、抓到位。深入推进“五个一工程”,进一步抓实实体经济,努力把主导产业做强、做优、做大。坚定不移抓改革,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向改革要活力、要竞争力。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一园一区一镇一品”发展格局,推动凌源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李文章强调,脱贫攻坚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局,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肩负起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要再加一把劲,咬定青山不放松,努力把各项工作抓得更紧、做得更实,让老百姓早一天过上好日子。
 
  李文章要求,要在精准落实上下更大工夫,聚焦“脱真贫、真脱贫”这个目标要求,切实把“六个精准”落实落地。牢牢抓住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这个关键环节,定期核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特别要解决好“返贫”和“新贫”问题,并根据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进行分类扶持,确保脱贫攻坚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向前迈进。要在产业项目上下更大工夫,坚持以产业作支撑,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渠道,继续深入抓好产业扶贫各项措施,进一步推动“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在全面推进上下更大工夫,围绕“685”退出标准,积极整合行业部门资金和项目,加快实施贫困村“基础设施六到位”工程,下大力解决好老百姓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生活难题,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要在激发动力上下更大工夫,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要在落实责任上下更大工夫,党委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切实抓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各项工作,驻村工作队要发挥好自身优势和作用,切实做好帮扶工作。
 
  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李宇光、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曹文彬、朝阳市委相关领导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