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我出事了。”“奶奶,给人家赔钱就可以走!”这个桥段是不是感觉在哪里见过?你一拍大腿,“这是骗子,我知道!”那么,下面的桥段呢?“你孙子出事了!”“已经拘留了,交了钱就可以走!”
“孙子出事了”——骗子冒充警察身份降低了被害人的警惕性。
近日,鞍山市又有老人被假“儿子”“孙子”骗了,话术和骗钱方式对比冒充熟人“老套路”又有更新,利用警察身份提升话术说服力。请广大市民高度警惕,及时告知家中老人,防止被骗子利用“爱子心切”“爱孙心切”的心理骗走老人养老钱。
案件回顾
案例一
鞍山市铁西区被害人刘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警察”,称刘某的孙子酒后与别人打架将人打伤,对方已经报警了,现在已经将其孙子关进了拘留所。
刘某一听就着急了,忙表示愿意赔钱,希望能把其孙子给放出来。对方称需要交50000元赔偿金赔给对方,才能将其孙子放出来。于是刘某准备好了现金交给对方,然后给其孙子打电话确认情况,但其孙子说压根没有这回事,于是刘某才醒悟自己被骗了。
案例二
海城市被害人张某在家中接到座机电话,对方自称是张某的儿子,因酒驾肇事被交警带走了,并称交警队内有一“能人”能给“办”了,需要20000元钱,并让“能人”去取现金,让张某去村委会门口等待。过了10分钟左右,对方又打来电话,称“能人”没时间,让其妹妹去取钱,于是,张某将20000元交给了“能人”的妹妹。不久后,张某与其儿子联系上后发现被骗。
套路解析
骗子假借儿子、孙子辈的身份,以“我出事了”“被警察抓走”,或冒充警察“你孙子闯祸了”“被拘留了”等突发事件制造紧张氛围,让老年人陷入紧张焦虑情绪而忽略辨别真伪。
骗子以“罚金”“赔偿”等由头提出汇款要求,并以“退学”“坐牢”等严重后果让老年人产生担忧畏惧情绪;同时,为避免老年人亲属发现端倪、揭露骗局,骗子以“时间紧迫”等理由,利用老年人急切的心理要求老年人迅速汇款。
有时,为应对柜面转账时银行人员提问资金用途,骗子会提前教老年人相关话术,防止银行工作人员察觉骗局。
一旦老年人把现金交给骗子及其同伙,或自己醒悟,或被亲友发现揭穿骗局,骗子就会立即切断所有联系消失不见,老年人很有可能因证据意识不强、反应速度较慢等错失挽损良机,或因提供的信息不全、不足,给侦查办案增加难度。
温馨提示
年轻人要多给老年人普及反诈知识,多提醒老人注意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如发现老人有为晚辈转账汇款信息或与陌生人见面现金“交易”的行为,一定了解核对、报警咨询。
告知老人如若无法通过声音辨别来电,可提问生活习惯等较私密的问题进行验证。对于对方提出的各类突发状况,务必联系其他亲友进行核实,不可轻信一面之词。对于对方提出的转账汇款要求,务必与家属亲友商议后再做决定,不可直接转账汇款。
也要和老人强调,如不慎被骗,应第一时间报警,并提供对方收款账户等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