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岫岩满族自治县公安局朝阳派出所民警董耀武
“你只有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老百姓才能说你好,才能认可你,才能把你当成自己的知心人。”这是岫岩满族自治县朝阳派出所民警董耀武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做4年农村派出所民警的经验之谈。
4年警龄的百姓知心人
从警4年来,董耀武在当地的大山里,为了老百姓的事风里来雨里往,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老百姓的心里,受到朝阳镇当地老百姓广泛认可与爱戴。初到朝阳派出所时,董耀武就天天接触老百姓,感觉老百姓一个个挺难“缠”,本来他说的句句在理,可有的人硬是听不懂,东一句西一句,把他气得够呛。时间久了,董耀武开始意识到,基层民警的工作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更多的是需要耐心,需要掌握跟农村老百姓交流的方法。最初来到朝阳派出所工作的时候,董耀武认为自己就是执法者,代表的是国家法律,在处理邻里纠纷时总是上纲上线,给农村老百姓讲法条、讲政策,但是农村的老百姓并不买账,他们认定的就是自己的“理”,跟他们讲再多他们也听不进去,反而容易激化矛盾。这使董耀武非常困惑与迷茫,但通过向所内老民警的请教和自己长时间的摸索,董耀武逐渐学会了如何与农村老百姓沟通。首先要放下“架子”,要说老百姓听得懂、能接受的语言,再把相关法律法规融入到老百姓的家长里短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随后的工作中,董耀武很快就成了朝阳镇老百姓的知心人。
用古人说事化解矛盾
有一次,北茨村老李家与邻居老王家为边界一堵墙掉石头而发生矛盾纠纷,如果那墙头上的石头掉到老王家院里,老王家就认为是老李家“找病”,如果石头掉到老李家院里,老李家就认为老王家“挑事”。就为这点小事,两家人经常打到派出所,让民警来评理。董耀武开始老是给他们说法理,他们听不进去,该吵还吵,该打还打。于是,董耀武索性不再给他们讲法理,而是给他们讲了一个古人的故事。说早些年间,两家人也是为一堵墙经常吵架。一日,A觉得自己有亲戚在朝廷里做官,就千里捎书,述说遭到邻居B欺负的委屈。不料那位当官亲戚给A回信称:“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从此,两家不再为墙而战,和好如初。老李和老王两家人听了这个故事,也不再纠结对方“找病”了。
穿上警服的责任与坚守
董耀武的家住在岫岩县城里,每天上下班来回要两个小时的车程。即使是下班回家后,董耀武也不算真正地“下班”,只要辖区有案件,或者群众有需求,不管是什么时间,一个电话他就马上得赶回单位。
2016年的正月十五那天,董耀武下班回家后已经是晚上6点多钟,刚端起饭碗,所长打来电话说所里有事,需要马上回去。董耀武立刻出门,与所长和教导员一同赶回所里。原来是有一伙人到朝阳镇的矿上来偷矿石,嫌疑人已被所内值班的民警控制,董耀武回到所里后立即开展调查取证,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上9点,才将违法嫌疑人送到拘留所。按照程序还要将被盗的矿石拿去鉴定,所长和董耀武又马不停蹄地去丹东市做矿石成分鉴定,等一切工作完成,再次回家已经是正月十六的晚上11点了。
在常人看来,警察穿上警服威风凛凛,岂不知这身警服意味着责任和坚守,其中真正的苦辣酸甜只有穿着这身警服的人才能知道。
4年来,董耀武和同志们共破获刑事案件40多起,调解邻里纠纷100多起,他把自己的青春无私地献给了朝阳镇老百姓,所以才被老百姓称为“俺们的知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