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持农村社会大局稳定 坚决打赢脱贫致富攻坚战
“感谢省委政法委多年来对我们村的帮助,我保证,一定带领全村百姓好好干,共同致富……”从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文章手中接过两万元扶贫资金时,朝阳凌源市刘杖子乡刘杖子村党支部书记郝久臣激动不已,他再三承诺,要用实际行动带领全村百姓共同致富,绝不辜负省委政法委多年来的帮扶和期望。
6月7日一大早,李文章一行就来到省委政法委扶贫点凌源市刘杖子乡走访调研。调研组先后走访了刘杖子乡刘杖子村委会、刘杖子乡派出所、刘杖子乡司法所,实地考察了葡萄园、葡萄产业专业合作社等扶贫项目,走村入户,慰问了贫困党员,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凌源市、刘杖子乡和刘杖子村的政法综治维稳信访工作及扶贫工作的汇报。
刘杖子乡位于凌源市境西南部,距市区55公里,辖6个行政村,总人口1.2万人,与河北省平泉县接壤。在6个行政村中,原有3个是省级贫困村,原有贫困户392户、贫困人口679人。乡政府所在地的刘杖子村原有贫困户56户、贫困人口98人。在这些贫困人口中,大多是因老弱病残等原因导致贫困。
多年以来,刘杖子乡都是省委政法委的扶贫点,这一方土地上百姓的脱贫之路始终都是省委政法委机关领导干部们的牵挂。2014年,按照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的《关于向贫困村选派驻村工作队的实施意见》精神,省委政法委驻村工作队于2014年8月进驻刘杖子乡刘杖子村。两年多时间里,省委政法委驻村工作队深入刘杖子村的每一家农户、每一个角落,走遍了刘杖子村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为了做到精准扶贫,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摸底工作。截至2016年12月30日,省委政法委先后派驻的5名驻村工作队成员累计驻村1630天,协调各方资金投入达到371万余元,协调有关单位协助修建村部440平方米,修缮村组水泥路面5公里,修建乡级深水井2个、蓄水池2处,协调各界捐赠衣物、图书等3000余件(册)。2016年底,经凌源市扶贫办检验验收,刘杖子村原有的56户贫困户共98人均符合退出标准,刘杖子村终于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李文章(右二)实地调研扶贫项目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调研工作中,李文章一行走村入户,深入到村民家中,掌握第一手真实情况。
在刘杖子村刘一组村民彭俊家中,李文章认真查看了庭院经济葡萄种植项目,并与彭俊进行了深入交谈。彭俊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常年都干不了重活,妻子患有肺结核病,也是常年药不离身,全家人依靠4亩薄田度日,生活日益拮据。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省委政法委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彭俊家依托葡萄产业,通过合作社、企业带动等形式,开展了庭院经济。在刘杖子村刘一组村民刘金田家中,李文章详细了解了这户农家曾经致贫的原因。刘金田家本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但15年前,妻子突然患上尿毒症,巨额医疗费用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来,加上家中两个孩子都要读书,家中生活异常艰难。与村民彭俊一样,刘金田家也开展起了庭院经济,加上大女儿已工作,二女儿即将大学毕业,刘家的生活即将迎来曙光。当听说调研组会协调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解决刘家治病个人承担的部分费用,并帮助刘家二女儿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时,刘家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走访中,李文章还分别向两户人家送去了慰问金。
通过实地调研和召开座谈会,李文章一行对凌源市及刘杖子乡的政法、综治、维稳、信访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有了深入的了解。他指出,凌源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精神和省委政府的有关部署要求,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科学制定工作规划,举全市之力开展脱贫攻坚,所取得成绩值得肯定。凌源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提高民生质量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着力点,始终把群众需要作为工作导向,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同时,有效拓宽了产业扶贫的发展途径,打通了贫困村民的“造血功能”,为实现富民强村注入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李文章强调,一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和省委要求,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凌源市委、市政府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脱贫攻坚工作,充分认清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是实现辽宁振兴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是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更加务实、更加有效的工作措施,全力以赴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努力让更多的贫困村早日“摘帽”,让更多的贫困人口早日脱贫,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二要清醒认清面临的形势任务,切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到实处。“路走对了,不怕遥远”。一定要坚定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做好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充分准备,切实把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筹划好、安排好,把各项帮扶措施落实好、抓到位,坚决确保按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要在多措并举、协调推动上下工夫,坚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突出抓好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医疗扶贫、贫困村销号等各项工作,落实好政策兜底措施,努力增强扶贫工作的实际效果。三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凌源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把脱贫攻坚的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切实把脱贫攻坚打造成为直接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优质工程,真正尽好“父母官”的责任。给钱给物不如给一个好支部。脱贫攻坚工作要把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始终摆在首位。要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抓好贫困村的“两委”班子建设,抓好党员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抓发展、促和谐的能力,切实增强“造血”功能,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政法、综治、维稳、信访等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维护一方平安稳定的责任,认真落实“1353计划”,卓有成效地开展三大专项行动,确保农村地区持续安全稳定,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当日下午,李文章一行来到凌源第二监狱和辽西新康监狱开展调研工作,并在调研途中听取了凌源监狱管理分局的工作汇报。调研中,李文章实地察看了凌源第二监狱服刑人员改造监区、监舍及配餐中心,并察看了辽西新康监狱服刑人员病房。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了凌源监狱管理分局贯彻省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落实“1353计划”和“三大专项行动”的开展情况以及监狱安全稳定工作和队伍建设情况。

李文章(右二)在凌源第二监狱调研
李文章指出,近年来,在省司法厅和省监狱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凌源地区监狱系统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忠诚履职、改革创新,连续14年实现“四无”目标,取得了显著成绩,值得肯定。
李文章强调,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辽宁振兴发展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攻坚时期和净化修复政治生态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阶段,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艰巨繁重。凌源监狱系统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按照政法工作“1353计划”,深入开展“三大专项活动”,切实发挥监狱系统在服务振兴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方面的职能作用。
要始终坚持党对监狱工作的领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监狱干警都要自觉服从党的领导,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信念,永不变色。要坚决确保监狱安全稳定,把确保监狱安全稳定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底线工程,始终保持高度警惕。要突出抓好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工作,着力加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治教育。司法干警要坚守法治精神,恪守职业良知,健全执法制度和执法责任制,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
李文章要求,要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建设一支过硬的干警队伍。要加强班子建设,班子建设是队伍建设的关键,班子要团结,政治立场要坚定,作风要务实,战斗力要强。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把对党忠诚作为首要标准,旗帜鲜明讲政治,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要认真履行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做好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等各项工作。要持续开展警示教育,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要加强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强化岗位练兵,提高履职能力。要落实好从优待警政策,对广大干警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爱,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李宇光、省司法厅厅长林志敏、朝阳市及凌源市相关领导随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