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奥利弗’即将靠泊,请执勤民警做好准备。”1月18日,大连长兴岛港区内,大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综合执勤九队民警列队整齐,等待“地中海奥利弗”轮的停靠。
港区的红灯笼、对联已经贴上,春节的喜气萦绕于眼前。在大连海港口岸,对移民管理警察来说,奋斗就是最浓的“年味”,亦是最美的团圆。
“还以为赶不上过年,在海上八个月,看见移民管理警察的笑脸,就知道,我回家了。”船员许道军的眼眶有点红。完成人证对照,民警朱东将护照递还。“欢迎回家,春节快乐。”透过口罩,朱东的眼睛满是笑意。这是“乙类乙管”以来大连港口首次迎来归国船员。
据悉,六部门对国际航行船舶政策联合发文后,大连边检站精准落实“乙类乙管”相关措施,不断优化船员换班勤务模式,提前联系代理、船长做好准备工作,实行24小时随到随办、全流程无障碍。1月8日以来,该站已完成86名船员换班勤务,移民管理警察的笑容就是送给船员的回家礼物。
小年之后,队里的节日氛围逐渐浓厚,随之而来的是与日俱增的出入境船舶。“今天有两艘载运大豆的船,明天还有煤炭船。我们这个港口是重要的粮食储备港口,每天船舶必须快进快出,才能保证粮食的供应,民警经常后半夜起来办业务,习惯了。”窗花红彤彤地迎着晚霞,映红了民警被海风磨砺的两颊,映照着民警手中红色印记的验讫章。
2022年,大连边检站完成九千余艘次船舶的快进快出,其中VLCC大型油轮三百余艘次,为企业节约靠泊时间一万余小时,节约经济成本五千余万元。“尽最大努力降低时间成本,是我们对企业的承诺。”综合执勤七队副队长陈超坚定地说。而在这承诺背后,是移民管理警察通宵达旦的值守。
四个小时巡航归来,夜色已现。民警周鹏飞脱下被海水打湿又上冻的警服,回到趸船几平方米的宿舍里休息。广播里响着《军港之夜》轻柔的歌声,周鹏飞拨通母亲的视频电话。“妈,今年春节不回去了,我得在艇上过年。”
放下电话,周鹏飞看着不远处烟花在空中绽放,仿佛透过烟花看见家家户户的热气腾腾。周鹏飞和他的战友们守在他们海上的家,伴着浪涛声渐入梦乡。
民警登轮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