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为民办实事呈现新的“打开方式”——专访辽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刘欣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驻辽阳记者 冯羽竹 采写 | 发布时间: 2022-01-04 10:30

  引子

  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辽阳市政法机关以45个市级重点实事项目、98个县(市)区级重点实事项目为牵动,让为民办实事呈现新的“打开方式”。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辽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刘欣。

01

  辽宁法治报:请您谈一谈,辽阳市政法机关如何让为民办实事呈现新的“打开方式”?

  刘欣:首先,我们坚持从查办影响群众生活的小案件、办好关系群众利益的小事情、整改群众反映的小问题着手,集中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其次,我们对标工作实际和群众需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一网通办”“一号通办”,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办事更便捷。最后,我们结合“千名干部包千企”活动,全面了解企业诉求,想方设法为企业排忧解难、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辽宁法治报: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辽阳市政法机关具体做了哪些实事?

  刘欣:辽阳市政法系统可谓是施“民心”之策,下“实在”真功。全市两级法院通过实行当场立案、跨域立案、预约立案,压缩网上立案审核时间,严控诉前调解期,大力推进“一号通办”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办案效率。全市两级检察院围绕无障碍环境建设、环境保护、食药安全等开展公益诉讼430件,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422件。全市公安机关推行“极简审批”,60%以上的行政审批项目“一网通办”。“微警局”可为全市群众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全市司法行政机关深入基层开展法治宣传1500余次,提供法律咨询3000余次,接待群众反映问题6000余人,化解矛盾纠纷3200余件,真正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

  辽宁法治报:辽阳市政法机关如何坚持把教育整顿与服务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刘欣:全市两级法院建立涉企诉讼“绿色通道”,组建速裁审判团队,对简单的民商事案件快立、快审、快判,有效保障了企业及其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全市两级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强检察履职,坚持“服务大局,服务企业”理念,以“公益问需”为切入点,实现营商环境建设和检察工作创新融合发展。全市公安机关针对大型运输、特种车辆收费等问题,去年又减免9项,为企业节省300余万元,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建立涉企矛盾纠纷研判预警机制,开展不适应营商环境建设文件法规专项清理,打通了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