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历:冯一,生于1986年,2009年从部队退伍转业,2012年毕业于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同年参加公安工作,现在康平县公安局郝官屯派出所担任瓦房警务室驻村民警。两年来,调解纠纷500余起,同时使辖区发案率同比大幅度减少。被辖区百姓称为“百姓安危的守护者”。
社区民警的工作看似简单平凡,但实际却是繁琐复杂,就连村民间“串鹅”这种事,冯一都会做到亲力亲为,直到把“疙瘩”解开了,他才放心。
10月12日上午,小塔子村80多岁的村民老朱找到冯一,说9月25日在村东头放鹅时自家的80只鹅与同村的老吕家的50只鹅“掺帮”了,分开后各家鹅的数量是对的,可是有16只鹅比自己家原来的鹅稍微小了一些,老朱觉得这不行,自己的经济利益被老吕家侵害了,寻求冯一帮忙。
冯一分析了一下警情,这根本不属于案件,但为了让老人安心,他还是决定跟老朱走一趟,当面调解解决此事。
因为是自己辖区的居民,冯一对他们的情况都很了解,老朱和老伴儿都是正式教师退休,老两口退休工资每月近8000元,他们还种地,老朱一家年收入10万余元,所以老朱差的根本不是钱而是气。“我知道你在乎的并不是鹅,但大家都是邻里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就为这么点小事儿大动干戈实在不值当,而且这不属于案件,我也不能处理人家老吕家,但是我会竭尽我所能为你调解此事……”经过一番劝导安慰,老朱两口子有了退一步的意思,冯一转身就去了老吕家。
冯一对老吕家很了解,男主人刚去世不久,老太太心情不好爱激动,还有心脏病,他家儿子常年跑运输,家里也不差钱。两家都不差钱,为了几只鹅闹成这样,显然都是为了争口气。之前该村委会已经为老朱家与老吕家“串鹅”的事调解过两次了,而且司法所还调解过一次,但都没有成功,还差点动起手,矛盾特别激化。
到了老吕家,只有吕家儿子和儿媳在家,年轻人相对好沟通,工作也好开展。可就在紧关节要时,老太太回来了,得知冯一是为了“串鹅”的事来的,情绪立刻就激动起来,非得要拿着铁锹去老朱家算账,被冯一拦了下来,并拉着她的手苦口婆心地说,“其实大鹅小鹅上下差不了二斤,你们家也不差这二斤鹅……”看老吕的情绪稳定后,冯一又邀请来村书记,他们一起做了老太太的工作,最后老太太表示自家的鹅里肯定没有老朱家的,但老朱家如果想换,她同意换。
随后,冯一又找来老朱,把老太太让其换鹅的想法告诉他。老吕的退让也让老朱彻底消了气,最后两家不但一个鹅没有换还握手言和,正是冯一的细腻调解成功地将一起治安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冯一深入到养鹅户家调查了解情况
【居民议事厅】
瓦房村村民宋景友说:公安机关把警务室建到了我们村里,小冯天天到村里上班,我们村民递个户口申请、解决个邻里纠纷,方便多了,我们的安全感强了!
【社区评价】
瓦房村党支部书记费公忱说:冯一积极主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他的汗水换来我村群众的安宁。针对农忙和农闲期间村民矛盾的特殊性,每年都能化解百余起的矛盾纠纷,还积极组织巡逻队,使得我村几乎没有发生盗窃案。
【工作感悟】
我自己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在展现公安民警的神圣职责,是现实与理想的最大诠释。虽然抓坏人、破大案光彩照人,但通过在驻村民警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工作的经历,我深深地感受到,在平凡的便民服务工作中,同样也能收获人生快乐。我决心不离不弃,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踏踏实实,履职尽责,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奉献公安民警对党、对人民的忠诚。
【政委点评】
康平县公安局代理政委王红潮说:冯一工作政治立场坚定,勤勤恳恳,心系群众,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开拓创新,勇于进取,求真务实,坚持秉公用权、廉洁从警,遵纪守法,有非常丰富的基层公安实践经验,是我局社区民警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