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候选人12】杨建夫 一“夫”当关三十年

来源:辽宁法制报 | 发布时间: 2016-10-21 10:32
  个人简历:杨建夫,生于1960年,现任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新乐派出所北陵社区民警。1986年来到北陵社区,一干就是30年。30年来,靠腿勤、口勤、眼勤、脑勤,赢得了居民百姓的心。30年脚踏实地的贡献,使北陵社区警务室以杨建夫的名字命名,现更名成了杨建夫警务室。
 
  杨建夫是皇姑分局连续在一个社区工作时间最长、资格最老的社区民警。在社区里,只要见到老杨,上至年逾九旬的老人,下至咿呀学语的幼儿,都会亲热地和他打个招呼。这么多年干下来,杨建夫的称呼从小杨到老杨,从杨大哥到杨叔叔,现在有孩子叫他杨爷爷了。
 
  按常理,到了一定岁数,干工作都是越干越清闲。可是到了老杨这里却成了例外。因为所里社区民警少,最近几年,他管辖的地区从一个街道扩展到两个街道,再到三个街道,管辖面积扩大了两倍多。派出所领导一直觉得心里过不去,可老杨却没当回事,“咱所里人手少,就让大伙专心处警、破案子,管理社区我有经验,就放心交给我吧。”
 
  老杨说得轻松,干起工作来却并不马虎。辖区的5700多户居民18000多名常住人口、2000多名流动人口,他就凭着一双脚板反复走上好几趟。有细心人给老杨算过一笔账,他下社区采集信息、排查安全隐患、巡逻防范、走访群众,每天至少徒步5公里,30年下来就是50000多公里。正是靠着一双铁脚板,多年来,他累计采集各类工作信息100余万条,光是皮鞋就磨漏了20多双。社区里的一草一木,他都了然于胸。
 
  在北陵社区,几乎每个居民的手机里都存着老杨的电话号码,很多人都能随口背出来。大家都说,有事找老杨,真好使!
 
  刘玉梅老人今年80岁,有一次和老杨约好到派出所领取“黄手帕”。老人到了所里,见老杨正在忙,就找其他民警先领了。等老杨忙完,才想起和老人约好领取“黄手帕”的事,于是赶忙给老人打电话。可是,老杨连续打了四个电话,老人都没有接。老杨正纳闷的时候,只见刘玉梅老人气喘吁吁地扶着楼梯上来。“小杨,别打了,我上来就是告诉你一声,我领完了!”“大姨,你咋不接我电话呢?”“我不合计给你省点电话费嘛!”一个80岁的老人,不顾年老体弱,蹒跚着从一楼爬上三楼,只为给民警省下几毛钱的电话费。老杨每每提起,心中仍然充满感动。
 

社区居民是他的老朋友
 
  【居民议事厅】
 
  社区居民张风华说:从这个北陵社区建成我便一直住在这里,当年自他来我们社区当片警我们就认识了,细算也有30多年了。老杨是个热心肠,谁家有事儿他都积极帮忙;他是个急脾气,什么都快,说话快,走路快,给老百姓办事儿也快;他脑子特别好使,社区这么大,哪屋哪户有什么情况他都知道,都记得。
 
  【社区评价】
 
  北陵社区党委书记刁淑欣说:我是2007年到北陵社区工作的,跟杨警官一直配合得很好。他平时对待百姓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尤其是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由于我们社区工作者的流动性特别大,三年一换届,想找之前的社工查点事情都比较费劲,可只要一问他,肯定是张口就来。
 
  【工作感悟】
 
  企业、百姓遇到了什么事儿,什么困难,我们社区民警都应该想尽办法帮助他们解决,让百姓住得安心、让企业办得顺心就是我们社区民警最大的心愿。我在北陵社区干了30多年,看着很多居民百姓、企业商户因为我的小小帮助而解决了困难。看着他们开心,我也感觉非常高兴,非常有成就感。我还想在这社区继续干下去,继续为大家伙服务下去。
 
  【政委点评】
 
  皇姑公安分局政委张野驰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杨建夫用自己的行动换来了群众的一致拥护,换来了社区的平安和谐。在社会发展节奏日益加快的历史背景下,像杨建夫这样踏实苦干、默默奉献的基层民警更显得难能可贵。时代呼唤这样忠诚担当、信念坚定的民警,人民需要这样朴实无华、甘于奉献的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