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历:扈戬, 生于1992年,毕业于辽宁警察学院,2014年10月参加工作,现为沈河公安分局万莲派出所清泉社区民警。他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厚;他看似稚嫩,实则坚毅挺拔。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可以奋不顾身、义无反顾。
扈戬一有时间就骑着车走街串巷,与居民唠家常、交心。面对咨询的群众他总能热情细致地予以解答,在街道和社区组织活动时,他总会尽可能抽时间去参加,多提高“出镜率”。渐渐地,民警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想当好“大管家”和“和事老”可不容易,年轻的扈戬通过自己的努力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热心肠的小扈”。
今年年初,扈戬的辖区内开了一家“新疆十二木卡姆快餐”的饭店,他克服语言不通的困难,连写带比划地为老板和伙计们办理了居住证,并主动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了老板艾麦尔。平日里,扈戬总会抽时间去饭店内坐一坐,到这些新疆同胞租住的房内看一看,与他们诚恳地交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经营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来二去扈戬和这些新疆同胞就熟识了,他们也对扈戬给予了信任和肯定。前不久所内处理一起治安案件时,正苦于找不到有力的证据。扈戬在一次走访时无意中提到了这件事,一个新疆老大哥主动将当天晚上看到的情况告诉了他,从而帮助派出所解决了难题。
清泉社区里住的老人很多,他们的儿女又经常不在身边。扈戬在下社区走访的时候发现很多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都不正经吃午饭,不是买点咸菜对付一口就是压根不吃中午饭。一位叫杨奉义的社区居民告诉扈戬,其实就是不爱开火做饭,儿女也不在家自己对付一口就拉倒了。扈戬回到社区警务室想了一下午之后找到了社区书记,他向社区书记提议能不能在咱清泉社区开办一个惠民食堂,就为了社区居民服务。书记听后也十分欣喜,觉得这是个对开展社区工作极为有利的大好事,马上联系了辖区内的多家企业赞助。就这样,每天中午清泉社区的惠民食堂就像春运的售票点一样排起了长队。扈戬说:“现在惠民食堂开设一日三餐,居民们只要不在家做饭就到这里来吃。这里的饭菜不仅可口还很便宜,正常的一荤一素才5元钱,60岁以上的社区居民凭身份证还享受九折优惠。”如今的惠民食堂还提供外送业务,而且不收取额外的费用,很多来这吃饭的居民都成了志愿者,有邻居订餐就可以给他带回去。68岁的社区居民李希娥说:“现在我们都可积极地吃饭了,不仅一日三餐一顿不少,社区居民们通过每天的三顿饭加深了感情呢。”

细微的动作体现关怀
【居民议事厅】
社区居民高桂华说:我是社区群众艺术团的,我经常在不同的小区里跟别人排练。不论我在哪栋楼下基本都看到过扈戬的身影。他不仅挨家挨户地帮居民干活,就连谁家买个秋菜他都帮人家送到家。年纪轻轻的他特别热爱工作,下了夜班还去社区帮人干活。
【社区评价】
清泉社区党委书记潘颖说:扈戬工作思路清晰、服务态度热情周到、调处矛盾纠纷能力强。每天入户认门,和居民交朋友,以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赢得居民的信任和爱戴。通过为居民排忧解难,促进了警民关系的和谐,是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工作感悟】
随着和群众接触的增多,我懂得了“小事连民心、小事关全局”,社区民警的工作需要细水长流,从一点一滴做实、做好群众关心的小事。只有真正将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才能逐渐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进而为一个个小家的平安和社区大家庭的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
【政委点评】
沈河公安分局政委徐洪说:“90后”扈戬能够做到扎根社区,认真做好各类信息收集工作,及时反映辖区社情民意。同时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创新性开展服务群众工作,在点滴之中贯彻落实民本警务理念。虽然成为一名社区民警的时间不长,但他较为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用自己的努力在平凡中彰显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