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普兰店区加快综治信息化建设工作侧记
大连市普兰店区在加强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认真贯彻大连市综治办的部署要求,聚焦当前基层综治工作底数不清、信息不灵、治理手段不强等短板,以建成“纵向贯通、横向融合、互联互通、集成共享”的信息化网络为目标,大力推广综治信息化平台应用,有效增强了基层工作的预见性、预警性和主动性,为全面加强平安普兰店区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
抓工作推进 促质效提升
近年来,普兰店区把实现综治工作信息化作为硬任务,列为年度大事,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体系,纳入干部实绩档案,常态管理,全力推进,不断促质增效。
普兰店区委政法委、综治办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参与召开信息化工作会议,督促街道(乡镇)落实工作资金、工作力量。
今年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工作,普兰店区加强了动态督导活动,采取“每月定期通报点评、每季度不定期抽查两次、年终考核排名”等长效推进措施,积极营造比作风、比措施、比绩效的创新争先氛围。今年3月22日,普兰店区在参加大连市综治办举办的办公自动化培训后,安排培训指导小组深入镇村一线,对镇村综治专干进行了现场培训,实施综治工作办公自动化,逐步实现了综治信息采集上报、研判分流、检查督办、服务反馈、公文处理网上流转,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平台的枢纽性、实战性、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此外,还组织召开了多次全区综治信息平台应用推进会,加强综治信息平台实战经验交流,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下一步信息化工作深入开展打牢了基础。
抓信息库建设 实现动态管理
普兰店区坚持下沉工作重心,把社区(村)作为信息化的主战场,分4个步骤,在全区建立起了统一规范的综治信息数据库,并实现了动态管理。
在这项工作中,普兰店区综治办坚持“四步走”战略。第一步搜集信息,由区综治办负责培训,并督促、指导乡镇(街道)、村(社区)根据辖区情况,在网格员深入走访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纸质的综治原始档案材料。第二步建立电子档案,根据收集的信息,按照大连市综治办提供的电子模板,分类录入电脑,形成内容涉及34项内容的综治资料信息库,固定专人管理。第三步动态管理,根据形势、任务和实际情况的变化,逐级及时对信息库进行修改完善,确保各类信息上下完整准确,并把各类信息串成“一条线”,构成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的“索引”,指导基层创安实践。第四步综合分析运用,社区(村)每半月,乡镇(街道)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及乡镇(街道)综治委成员部门每月召开一次情况分析会,对数据库信息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对矛盾纠纷排查情况和刑事、治安案件等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提出预警信息和工作对策,使综治信息进一步在平安创建工作中发挥了更为突出的基础性作用。
抓排兵布阵 提高管理精度
普兰店区把综治信息化平台作为开展管理服务活动的“作战地图”,结合综治工作的整体情势,按照“3-3-2”模式进行工作布局,提高管理服务的精度。
“三条线”就是把预警信息作为开展工作的“眼睛”,以村(社区)、乡镇(街道)、区三级的综治、司法、公安系统为纵轴形成三条线,每条线都要落实领导责任,明确工作分工,确定信息员和预警点,自下而上加强信息的收集和互联互通,提高了信息的综合利用价值。“三级防控”就是对人和事划分危险层级,进行精细化管理。初级预防要求工作力量深入基层群众、调查摸底,广泛收集各类信息,掌握基层各类不和谐因素的防控情况。中级预防要加强分析研判,根据村(社区)治安、社会稳定等情况变化,加强对信息的分析研判与深度运用,提炼出苗头性、预警性信息,在工作中加强关注与跟踪,及时准确掌握管理对象的动态轨迹,保证不漏管不失控。高级预防要着重掌控吸毒等高危群体动态,掌握重点场所、部位的安全情况,掌握重点治理领域的治理状况,并有针对性地落实工作力量,采取应对措施,提高防范、打击和服务的精度和力度。“两个面”就是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形成区和乡镇(街道)两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综治工作面,分别负责收集综治委成员单位有关信息,加强科学管理与运用,实现信息收集、分析、整理、上报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