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大连市甘井子区委政法委全力打造社会治理“甘井子经验”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驻大连记者 王怀实 | 发布时间: 2020-05-13 13:35

  在大连北站建成全省首家铁路车站人民调解工作室、在龙江社区推行“1+1+1+3+5”人民调解网格模式……日前,记者在大连市甘井子区委政法委采访时了解到,甘井子区委政法委围绕市域治理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发挥好基层、基础、基石作用,积极推进行业、领域社会治理创新,结合实际,打造有特色、有亮点、可复制、可推广的社会治理“甘井子经验”。

大连北站人民调解工作室工作人员在进行调解

大连北站人民调解工作室工作人员在进行调解

  设立铁路车站调解室

  4月17日,大连北站人民调解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省首家铁路车站人民调解工作室。

  “旅客在自动售票机前因排队发生口角、疫情防控期间旅客与测温人员发生争执、旅客与站内商户发生矛盾……在大连北站,此类不构成治安案件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沈阳铁路公安局大连公安处大连北车站派出所副所长陶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2年大连北站建成通车以来,站内矛盾一直由铁路派出所进行调解,但由于行业单一、横向资源有限,调解工作开展面临诸多难题。

  甘井子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刘树军介绍,大连北站人民调解工作室的成立运行,不仅拓宽了人民调解工作领域,开辟了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的新局面,同时对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客观公正地调处交通枢纽矛盾纠纷,保障旅客和车站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实用性和普惠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打造南关岭“主城区新客厅”具有重要意义。

  大连市甘井子区司法局南关岭司法所所长刘冰告诉记者,甘井子区南关岭街道党工委协调大连北车站派出所与南关岭司法所,整合大连北车站派出所民警、南关岭街道专职人民调解员、姚宏社区人民调解员、社区法律顾问、退役军人担任调解员,充分发挥铁路民警、人民调解员和律师的公信、高效与专业优势,竭诚为旅客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服务。为解决旅客与旅客、旅客与车站工作人员等矛盾纠纷搭建了快捷、便利、优质的矛盾纠纷化解平台。

  构建“1+1+1+3+5”网格

  基层社会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加强矛盾纠纷排查与化解的社区人民调解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居民和睦相处、安居乐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刘树军告诉记者,一直以来,甘井子区椒金山街道龙江社区党总支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模式,构建“1+1+1+3+5”人民调解网格模式,进而凝聚党员、群众力量,多元参与,群防群治,打造有温度的龙江社区。

  在人民调解工作中,龙江社区紧密依靠广大居民群众,以社区专职工作者为网格长,其他楼长、访视员、党支部书记、党员为网格员,依托辖区物业、业委会、行业单位、律师志愿者资源,建立了一支由社区书记为主任、社区民警兼任民调室副主任的党建引领、业务过硬的人民调解员队伍。加强群防群治1(1个法律顾问)+1(1个网格楼院党支部书记)+1(1个管楼专干)+3(3个访视员)+5(5个楼长)调解网格模式,实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以调解为基础,预防为重点,小纠纷不过夜,大纠纷及时处理的纠纷调解处理模式。做到抓早抓小,堵塞漏洞,及时有效地消除社区一切不安定隐患,使调解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

  纳入平安建设考评

  “甘井子区将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创造一批市域治理新经验、新亮点。”甘井子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区制定下发了《2020年全区政法工作要点》,把市域社会治理作为平安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重心,立足该区实际,通盘谋划,量化任务,明确责任,高位推动。

  今年,甘井子区委政法委计划组织各街道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集中培训学习,同时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枫桥经验”、市域治理创新等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结合甘井子区工作实际,打造有特色、有亮点、可复制、可推广的社会治理“甘井子经验”。对于创新项目,区委政法委可提供培育孵化、项目评估及交流培训等支持,同时实行责任化考核,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纳入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