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创新科技建立高效作战新模式
有人叫他“追逃雷达”,因为再狡猾的逃犯都很难逃出他的追捕;有人说他“铁警柔情”,只要是他追回的逃犯,大多会被感化悔过。可现在,知道他的人都称他为“网红警官”,因为他在岫岩满族自治县一带是个如假包换的网络红人,他就是岫岩满族自治县公安局情报大队教导员兼刑侦大队副大队长王大伟。他牵头创建的“岫岩公安局合成作战室”将情报体系、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融为一体,开创了岫岩公安信息大数据运用和网上追逃工作的新局面。

创新科技
运用大数据网上追逃
记者在岫岩满族自治县公安局采访时,同事们对他追逃的本事赞不绝口。对于自己的“绝技”,王大伟却谦虚地表示:“追逃就是斗智斗勇,没有专业知识作支撑,智勇从何而来?”
15年前,为提高刑侦追捕能力,王大伟学会了化装术。如今在他车后备箱里整齐地摆放着多个颜色不一的布包。什么胡子、假发这些常见的“易容必备品”自然不用说了,还有快递员的制服、收山货的皮袄、推销种子的资料等等行头。根据颜色不同,王大伟将不同职业的套装都区分开,为的就是方便随时化装侦查。为了更好地伪装自己,王大伟还练就了多种方言,什么吉林话、江苏话、四川话他都是信手拈来。他说:“这就是为了不让网逃们包起孝帕子赶场(四川方言歇后语)。”见记者一脸的不解,王大伟哈哈大笑着说:“就是违法乱纪(围发乱挤)的意思啊!”
近年来,他又通过不断地学习发现新科技会对警察办案有非常大的帮助,于是就牵头创建了“岫岩公安局合成作战室”,将情报体系、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融为一体,构建起了一张全民参与、群防群治、预警犯罪的防控大网。该作战室致力于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等公众网络大数据优势,紧紧依靠广大热心网友的参与,把工作重心由事后处置前移,形成全民参与、群防群控的高效作战新模式。随后,该工作室被岫岩县委命名为“王大伟工作室”。仅去年,“王大伟工作室”就先后收到群众举报线索500余条,帮助群众找回遗失物品120余件,缴获枪支1把、子弹200余发,破获刑事案件40余起,开创了岫岩公安信息大数据运用和网上追逃工作的新局面。
爱心情怀
微博微信成全新平台
王大伟向记者讲述自己工作的时候可以称得上是不苟言笑,此前有媒体称他“铁警柔情”,然而他的柔情一面也有在工作中体现的时候。
那是2012年5月24日,王大伟顺利地将逃犯孙某追捕到案。随后他到孙某家探访时发现,孙某家低矮的三间旧草房早已破败不堪。孙某不仅家境贫寒,家人的健康也很让人揪心。他爷爷瘫痪在床,父亲残疾拄着双拐,母亲患有精神疾病。眼前的一切让王大伟的心里瞬间像堵了一块大石头。绝不能因为孙某入狱就让他的家庭陷入困境。王大伟回去就通过微博呼吁对孙某家庭进行帮扶,微博一发出去就得到了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大力支持,共筹集资金6万余元,帮助孙某家修缮了房屋。
然而这并不是王大伟利用微博微信平台打造的最为经典的爱心接力传奇。在岫岩县,一提起“微信找刘涛”的事情几乎有手机的人都知道。在采访时,王大伟却不停地向记者表示:“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假如没有这么多好心人的关注和帮助,假如没有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刘涛也许永远也见不到自己的家人,将给这个家庭带来无尽的思念和遗憾。”
今年初,一段“我是刘涛的妈妈,2011年8月,刘涛和家人最后一次联系后便再也没了音讯。在这之前,刘涛一直在大连打工。孩子在大连哪个地方打工我不知道。我和老伴儿岁数越来越大,身体也不好,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儿子……”的让人潸然泪下的视频在岫岩、大连、鞍山迅速传开,仅3天时间,已有10万网民加入寻找刘涛的公益群。
原来,在这对老夫妇近乎绝望之际,得知岫岩县公安局有一个警民合成作战室,发过很多的寻人启事,帮助不少老百姓找到了走失的亲人,他们就请求王大伟帮他们寻找儿子。王大伟了解情况后,一边安抚他们,一边安排工作人员仔细询问他们儿子的体貌特征,通过警民合成作战室微信平台发布寻人启事,呼吁所有警民合成作战室成员及社会防控积极分子转发、寻找。王大伟建议这对老夫妇拍摄一段视频,这样才有了这条阅读量100000+的微信。终于在一周之后,有了刘涛的确切信息。
大连市开发区一名热心网友看到了疑似刘涛的人,并且拍照,将照片发到了寻找刘涛的公益群里,经过刘涛家人辨认,此人就是刘涛。在确认了刘涛本人的具体位置后,王大伟一边联系当地派出所,请求当地派出所民警将刘涛带到派出所等待家人前来相认,一边和刘涛家人取得联系,并亲自驱车带着刘涛父母前往大连,经过3个多小时的奔波,刘涛的父母终于在大连黄海路派出所里见到了失联多年的儿子。
可怜的刘涛在五年前因为一起事故失去了记忆,忘记了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家中的亲人在哪。看着就坐在眼前的母亲,刘涛的一句“这张脸我在梦里见过,我能记住您的生日……”让硬汉王大伟泣不成声!他说:“看到他们一家三口能够时隔五年再度团聚,我们付出再多的辛苦和努力都值了,我是真心替他们高兴。”
警民合成作战室微博微信平台建立一年来,共推送防范预警消息2000余条,发布通缉令22条,找回失踪人员20名,找回遗失物品80余件,破获刑事案件82起,抓获网上逃犯16名;破获吸毒、赌博、卖淫嫖娼等治安案件120起。
着眼未来
作战室还在不断完善
王大伟的警民合成作战室目前已经发展群众防控积极分子5000余人,他们遍布全县各个社区街道、乡镇村屯。2015年8月,王大伟被辽宁省委宣传部授予“辽宁好人·最美人物”荣誉称号。对此,王大伟并没有一丝骄傲,他对记者说:“我们的警民合成作战室还是需要民警与民众更多的互动,如果能有更多的老百姓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我相信我们的社会环境、我们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都会大大提升。”
其实对王大伟“路转粉”而加入到队伍中的人也不占少数。2015年12月21日,“王大伟工作室”来了一对满面泪水的青岛夫妇,他们的女儿因与家人发生矛盾离家出走,女儿在微信留言称:自己在鞍山岫岩县,想让家人来接她,之后便杳无音讯。夫妇俩在岫岩县苦寻三天没有结果,就在他们绝望之时,一位热心的群众建议他们去找王大伟。
了解情况后,王大伟立即通过警民合成作战室微信平台发布寻人启事,该信息推送后仅12小时,转发阅读量就达到3万多人次,而且平台接到群众回馈的大量图片、语音及电话等线索。2015年12月22日13时,王大伟接到微信网友线索称:平台发布寻找的青岛女孩在岫岩县朝阳乡葛藤村,17时许,青岛夫妇找到了女儿。这让夫妻俩不知道如何感谢王大伟才好。看着自己的女儿安然无恙,青岛夫妇感慨万千地说:“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了女儿,感谢岫岩网友,感谢善良的岫岩人!”并表示说他们全家也要成为“王大伟工作室”的一名青岛积极分子。
作为追逃刑警,王大伟经常面对很多诱惑,在权势、人情、金钱面前,他没有丝毫的退缩。
在岫岩,不断“涨粉”的王大伟不单以他的办案能力,更多的是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了百姓。有两个经典段子是在岫岩满族自治县公安局工作的同志都知道的。王大伟的表舅曾因抢劫被传讯,舅妈多次找他说情。面对亲情,王大伟依然坚守信念,开导舅妈正确面对法律,最终表舅投案自首。2009年1月,王大伟与涉案2亿多元的非法经营案逃犯李某偶遇,李某苦苦哀求放过他,并许诺给王大伟数万元好处费,王大伟不为所动,将其绳之以法。
记者手记
“网红警官”配得上百姓点赞
从警18年,王大伟立足岗位谱写了一曲人民警察激荡人心的正义之歌,先后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警察、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被辽宁省评为辽宁省人民满意公务员,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7次。他为人正直、坚定勇敢、勇于创新,当地群众为他点赞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