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民主法制建设,定位为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机关报,由省委政法委主管、省司法厅主办的《辽宁法制报》应运而生,正式创刊。
1985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为本报题写报头。
1992年,对营口市盖县芦屯镇“段氏流氓集团”的系列报道引发巨大反响。
1994年,创刊10周年,被评为“全国十佳法制报”;雷洁琼、程思远等国家领导人为本报题词。
2000年,隶属关系变更,改由省委政法委主管、主办;报道揭秘“黑企业家”刘涌大案内幕。
2001年,制作“辽宁法制报电子版”,开始报纸和网站“两条腿”走路。
2007年,启动首开全国先河的“平安辽宁千里行”大型采访活动,行程2万多公里、刊发版面170多个、发稿近百万字……这些数字均刷新了辽宁法制报社的采访史。
2011年,探索新媒体之下的传播与发展;开通官方微博,在新媒体布局上再落一子。
2015年,本报微信第一个十万+——法律“急救包”人手一个!
2016年,本报新媒体策划发起“沈阳市社区(驻村)好民警评选”,吸引20余万人参与活动。
2017年,重新明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报道内容对全省政法工作的指导性,使内容真正适合政法工作需要;
开展“喜迎十九大·平安辽宁行”系列宣传报道活动,聚焦全省政法系统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新成就。
2018年,开展“辽阔新时代 宁聚改革情——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辽宁平安法治建设经典录”专题宣传报道活动,详细记录辽宁政法系统用实际行动书写改革开放40年的精彩华章。
2019年,出版周期调整为每个工作日出报;本报驻省委政法委全媒体工作站揭牌。
2019年,本报视频制作进入高峰期,策划制作“枫桥”新绽辽宁花系列视频,获省司法厅高度评价。
2019年,本报微博参与中国长安网发起的#我是110#直播活动,录制辽宁地区的视频,整个活动共吸引近800万网友观看。
2019年,本报抖音出现第一条“爆款”,收获超百万播放和6万多点赞。
2019年,推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辽宁政法大型系列主题报道”。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
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未来,我们将力求更加权威、贴近、独特、可读可阅
未来,我们将继续做大做活做深法治新闻
未来,我们将全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真正实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看,明天来了,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