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委法治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自今年3月成立以来,创新“三个聚焦”“三个结合”“三个加法”“三个融合”工作方法,全面推动“法治营口”建设走深、做细、落实,为营口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围绕“三个聚焦”
谋划法治建设工作大格局
聚焦“法治营口”建设的“大事”。3月,营口市委法治建设委员会工作正式全面启动,推动“法治营口”建设工作迈入统筹推进新时代。
聚焦“法治营口”建设的“难事”。掌握“法治营口”建设实际情况,摸清制约“法治营口”建设发展的症结所在,并于9月召开营口市委法治建设办首次工作会议,打通了“法治营口”建设“最后一公里”。
聚焦“法治营口”建设的“实事”。将营口市法治建设重点任务划分为8类共计35条,制定了《〈中共营口市委法治建设委员会2019年工作要点〉任务分工方案》,见到成效。
坚持“三个结合”
开展食品药品督察整改工作
将食品药品督察整改工作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结合。成立营口市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司法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针对营口市屠宰企业、农贸市场及281家食品生产企业开展督导,有力保障全市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将食品药品督察整改工作与提升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相结合。制定整改措施30余条,在全国首创应用“互联网+食品”安全技术,建设“智慧食安·阳光餐饮”系统;拟在全省率先开展远程药学服务,从根本上解决药品零售企业不能凭处方销售处方药及执业药师不在岗问题。
将食品药品督察整改工作与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领域制度相结合。制定《营口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同时建立健全“四小”管理机制,落实小餐饮、小作坊、小摊贩、小型食品销售者承诺制。
做好“三个加法”
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督察
一是“上情+下情”。积极与营口市营商局等12家单位对接座谈,根据营口法治化营商环境实际,抽调3名副处级领导和9名业务科室负责人,成立了3个督察组,做到吃透上情与掌握下情相结合,确保工作思路清晰、方向明确。
二是“自查+督察”。开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自查工作,走访、暗访、座谈民营企业20余家,发现营商问题30余个,从“找借口”向“想办法”转变。
三是“规定+自选”。针对营口市法治化营商环境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让3个督察组针对被督察县区实际,划出不同特点“自选动作”,创新运用督察方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真功、出硬招。
深化“三个融合”
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
将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与推动“法治营口”建设工作深度融合。摸清了营口市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短板、弱项,充分发挥示范创建工作对各县(市)区、各部门在法治政府建设上的重要引领、带动作用,有力推动了“法治营口”建设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将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与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短板深度融合。对各县(市)区委法治建设办、市直各有关部门提供指导建议50余条,制定整改措施60余条,及时对标对表、纠偏正向,扎实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补齐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短板、弱项。
将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与积极回应群众法治需求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取消政务服务事项1项、实行告知承诺4项、优化准入13项,将全部196项政务服务事项(业务事项)录入辽宁省政务服务系统,196项业务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其中6项业务服务事项可以马上办,180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全部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时限降至法定时限50%以下,切实增强群众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