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大连发布政法护航金融业发展与安全新举措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田苗苗 本报记者 冯羽竹 | 发布时间: 2025-11-06 09:25

  本报讯 11月4日,大连市召开全市政法护航金融业发展与安全工作会议,发布《大连市政法护航金融业发展与安全十四条举措》(以下简称《十四条举措》),加强政法机关与在大连金融单位工作对接,推动金融环境持续优化。大连市委常委、副市长李丹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正古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郁林涛,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朱海涛,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赵冰出席会议并发言。

  会议要求,大连全市政法机关要压实责任,围绕《十四条举措》精准发力,聚焦重点领域构建金融法治屏障,协同共治提升护航质效。要严守公平正义底线,提升应对复杂金融案件和纠纷的水平。要强化与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协同联动,促进金融风险源头防控处置。要强化纪法联动,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配合,一体化推进金融风险化解和金融腐败惩治工作。

  会议强调,要凝聚政法机关护航金融安全合力,主动担当、靠前服务,为金融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要落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结合改革化险任务,积极配合政法机关和监管部门,主动参与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助力完善“行业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模式,筑牢金融安全网。

  举措解读

  《十四条举措》从打击犯罪、清收挽损、强化服务三方面着手,构建全链条法治保障体系,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针对金融风险,举措强调“打防结合”——一方面,明确打击恶意逃废债、非法代理退保等“黑灰产”,并利用多部门数据共享建立新型监测预警系统,提升对非法集资、洗钱等犯罪的精准打击能力。另一方面,为避免执法扰民,规定外地公安来大连查封、冻结金融机构资产须经市公安局提级审核,防范趋利执法。

  为解决案件执行难、挽损效率低问题,措施更具针对性——诉讼前端设立保全窗口,压缩办理时间;执行环节对小额债务推行“预查废”制度,并建立债权执行共享清单,由检察机关靶向治理消极执行。

  在司法服务方面,举措注重风险防范——推进金融纠纷调处中心建设,整合多方力量高效化解纠纷;开通法律服务热线,组织专业团队为企业提供咨询。同时,通过发布司法大数据、类案指引提升透明度,并联合多部门开展精准宣传,提高公众防范非法吸存、养老诈骗等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