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省高级人民法院与省司法厅、省律师协会联合举办第二批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推广应用培训,推动全省法官、律师、调解员熟练掌握67类示范文本应用。
培训结合第一批示范文本推广经验,由资深法官、优秀律师、金牌调解员分别授课。培训中,中级法院法官和基层院法官介绍了构建“诉答文书规范化+书状先行、争点交锋”的庭审优质化工作体系和提升案件质效成果;律师结合处理高频串案、完善事实证据链等实务经验,分享示范文本应用技巧;金牌调解员讲解如何利用示范文本帮助当事人精准表达诉求、化解矛盾。
2024年3月至今,首批11类民事纠纷示范文本在全国法院试行。人民法院按照“积极引导、自愿选择”原则,将示范文本推广应用贯穿纠纷化解全流程。示范文本通过列举赔偿项目、管辖约定、鉴定提示等要素,有效避免当事人遗漏关键诉求,助力更加全面表达诉求,确定争议焦点,促推审判质效持续提升。截至6月底,全省第一批示范文本应用率已达85.4%。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全国法院办案办公平台“一张网”系统,辽宁在全国率先挖掘并推广网上立案要素式起诉状智能转写功能,积极引导当事人和律师使用示范文本。
省法院要求全省法院提高政治站位,聚焦便民利民,释放改革红利,强化数字赋能,将示范文本推广应用与参与综治中心建设、加强先行调解一体落实,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暖心的服务。各地法院还将与当地律师协会开展同堂培训,引导律师带动当事人积极应用示范文本。
全省1000余名法官、律师、调解员视频参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