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评理说事点”建设是2020年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了明确要求,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大连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杰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大连市司法局结合自身职能,奋力开拓公共法律服务和基层基础工作新局面,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统筹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的总抓手,通过“三个坚持”为社会治理提供有力的公共法律服务支撑。
陈杰
记者:大连市在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水平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陈杰:我们坚持以打造“随时随身随地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载体,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在大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连市司法局坚持以服务均等普惠化、平台集约化、业务标准化、服务智能化为目标,向全省公共法律服务最佳、最便捷城市迈进,构建了覆盖城乡市、县、乡、村四级1700余个实体平台,实现全覆盖;以网络平台为统领,在市级中心实现网络、热线、实体平台集成化管理,升级了12348网络平台,成立运维中心,制定《大连法律服务网运行管理办法(试行)》,明确13项服务产品,建立15个工作机制,增加满意度评价、意见反馈等配套功能。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共开设公众号、抖音号36个,大连市司法局利用直播平台组织专题活动百余期,成为全市公共法律服务新名片。组建公共法律服务律师专家团,成立农民工、军人军属等4个法律援助团队,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范围。
记者:大连市司法局是如何提升“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工作实效的?
陈杰:我们坚持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为重点,提升“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工作实效。大连市司法局紧抓建设“村民评理说事点”这一省政府民生工程“牛鼻子”,创新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围绕为群众搭建“家门口”的说事、议事、调事平台,成立了以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和司法局主要领导为总负责人的“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市“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建设工作推进会,印发《关于推进“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建设的实施方案》,为全市统一配备了“村(居)民评理说事点”标识牌和记事本,快速推进说事点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村(居)民评理说事点”1138个,超额完成任务,其中“村民评理说事点”950个,“居民评理说事点”159个。选拔配备说事员、信息员2387人。
记者:截至目前,大连市“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取得了哪些成效?
陈杰:大连市司法局着力打造评理说事信息化矩阵,引导和指导群众使用电脑、手机、微信等网络途径说事,创建“大数据+调解”机制,充分发挥12348大连法网、综治视联系统作用,打通评理说事最后一公里。将在全省率先建成并上线运行的“大连调解云”APP升级改造为“智慧调解”小程序,专门增加评理说事功能,市民注册登录,即可以实现“线上”提交问题,并得到及时答复。把“抓住典型,带动全局”作为推进工作的法宝,在全市打造200个示范点,带动“村(居)民评理说事点”整体提档升级。市、区司法行政部门联合政法、民政、妇联等部门,健全了岗位责任、分析研判、服务承诺及联动化解等工作制度、明确了“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建设及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压实工作责任,保证了说事点的制度化、规范化运作。今年以来,全市评理说事17744件次,范畴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大事、美丽乡村建设实事、影响和谐稳定的难事烦心事等。
我们坚持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为抓手,深化“枫桥经验”在大连的实践。在全市开展“抓源头 大调解 防风险 促振兴”专项活动,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置。今年以来,全市各调解组织共受理矛盾纠纷案件15693件,调解成功15341件,调解成功率97.8%,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