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一心为民 筑牢“第一道防线”——黑山县司法局全力推进人民调解工作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徐艳 驻锦州记者 王璐璐 | 发布时间: 2019-07-08 09:21

  “近三年,全县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5000余件,调处成功率达98.7%;重大、疑难纠纷联合调解率100%,调解结果回访满意率96%;防止民转刑13起,防止群体性事件26起。”黑山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展示这样一组数据。

  多年来,黑山县司法局始终坚持高政治站位,时刻以人民为中心,自觉把人民调解工作融入全县发展大局,指导全县人民调解队伍坚守基层一线,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筑牢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2018年,黑山县司法局荣获司法部“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大虎山司法所吴铁宏先后两次被司法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全国人民调解能手”称号。

  构建“大调解”体系

  该局建立健全了县、乡、村、组四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计347个人民调解委员会、1526名人民调解员,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人民调解网络,实现了人民调解全覆盖,做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人民调解组织。在全县成立了医疗、物业、道路交通事故、劳动争议、市场等六类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在纠纷化解中,调解员积极发挥独立“第三方”的作用,对专业性、行业性领域出现的纠纷实行“专家式”调解。

  该局连续八年,坚持每月开展人民调解大讲堂活动,将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工作常态化。采取“请进来”“走上台”“现身说”的方式,强化政治教育,学习业务知识,交流工作经验,分享心得体会,打造出一支政治忠诚、业务过硬、勇于担当的人民调解员队伍,为人民调解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春耕时节是山林土地纠纷的高发期,调解员们深入田间地头摸排走访,使群众不再为地而闹;夏季因高温降雨引发的相邻关系、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纠纷呈上升趋势,调解员走村串户,为群众解除纠纷困扰;春节前夕,调解员把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农民工欠薪纠纷作为排查调处重点,确保群众欢度春节……在重大活动、敏感时期、纠纷多发季节,调解员把握矛盾纠纷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

  在受理矛盾纠纷时,该局注重诉调、警调、访调对接,在群众诉讼之前,主动调解,减轻诉累,避免“一场官司十年仇”;与派出所协作,轻微治安案件,通过人民调解,减轻当事人损失;在信访案件中,人民调解主动出击,让群众看到法律的威严,进而信法不信访。

  此外,黑山县司法局还积极打造“枫桥经验黑山模式”,创立了“防——调——转——引——帮——控”化解矛盾纠纷六字工作法。提前预防,抓苗头,发挥人民调解防患于未然的作用;细心调解,情理法相结合,让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对那些经调解未能达成协议的纠纷,将案件转交到相关部门,做到件件有着落;引导当事人通过诉讼渠道解决纠纷,彰显法律权威性;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做到应援尽援;对有上访倾向的纠纷当事人,采取管控措施,确保不出越级访。六字工作法的成功运用,使每件矛盾纠纷都能通过人民调解找到出口,让老百姓有苦能诉、有难能帮、遇事有说理的地方。

  线上线下为百姓服务

  信息化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是时代进步的要求,黑山县司法局紧跟时代步伐,独立研发智慧司法信息化办公平台。

  在平台设立“人民调解”板块,开启“大数据+人民调解”新模式。现场调解纠纷时,工作人员用手机登录APP,开启视频会议系统,调解现场与县司法局指挥中心视频连线,远程协助参与调解。同时,平台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进行统计,做出数据分析,为法治宣传、教育培训、矛盾纠纷排查提供参考依据,指导基层开展下步工作。线上线下融合的“大数据+人民调解”工作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民调解工作“黑山模式”,使老百姓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贴心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