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讲座现场
本报讯 “律师您好!我想问一下,我丈夫起诉离婚了,我不同意该怎么办?”“我离婚后孩子判给了前夫,我父母想看看孩子,可是前夫不同意,该怎么办?”“孩子的父亲已经离世了,我父母可以把孩子接走抚养吗?”6月21日,“辽宁法制报·公益普法团”走进省女子监狱开展普法活动,在现场,服刑人员就自己困惑的问题咨询律师。
来自北京市中喆(沈阳)律师事务所的高洪刚律师以离婚中常见问题处理、合理维护婚姻权益为主要内容,为服刑人员详细讲解了相关法律问题。来自辽宁安行律师事务所的王猛律师就民事赔偿、债务纠纷法律问题向在场的服刑人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讲解。
讲座结束后,两名律师鼓励服刑人员要认真改造,早日回归社会,回到自己家人身边开始新的生活。全场服刑人员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两位律师带来的普法讲座。
普法讲座后,两位律师又以“一对一”的方式现场解答服刑人员的法律咨询,服刑人员咨询的问题主要涉及法院的判决裁定、婚姻财产、子女抚养、债务纠纷和刑满安置等方面。高洪刚、王猛耐心倾听,详细分析,认真解答,并从法律上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意见,提问者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服刑人员王某在咨询之后如释重负地对记者说:“入监以来,我一直对判决心存疑虑,也向别人请教过,但还是不太相信,今天通过律师的详细解答,我终于放下执念。我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家。”
省女子监狱教育科民警骆阳告诉记者,一些服刑人员对判决、裁定不理解或者对财产、继承、婚姻、家庭等法律问题有困惑,为解决服刑人员的法律诉求,监狱建立、健全了监狱长接访日,以及监区长接谈、服刑人员约谈等长效机制,及时收集诉求,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
骆阳表示,感谢“辽宁法制报·公益普法团”走进省女子监狱开展普法活动,不仅帮助服刑人员消除了法律方面的困惑,使服刑人员了解、掌握了法律知识,而且还增强了服刑人员的法律意识,从而助推教育改造质量的提升。希望以后能加强与“辽宁法制报·公益普法团”的合作,多举办类似的普法活动,普及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