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创新“共享治污”模式 助企节约200万元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记者 张乐悦 | 发布时间: 2025-10-29 08:58

  日前,沈阳黎明房产实业有限公司204热源厂内,工人们正在紧张调试新装管道。再过一段时间,这里将全面启动冬季供暖,保障数万居民温暖过冬。但就在任务迫近之际,企业却犯了难:两台百吨级燃煤锅炉,只有一台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另一台因厂区空间狭小,根本“挤”不下一套独立脱硝设备。

现场对照图纸查看施工进度2

现场对照图纸查看施工进度

  “不是不想改,是真的没地儿改。”沈阳黎明房产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运营部副部长陈明乐指着锅炉房西侧的围墙说,“那边紧挨着居民楼,管道、设备根本铺不开。”而按照国家最新要求,所有65吨以上燃煤锅炉必须实现超低排放,环保标准不容突破。企业陷入两难。

  “一装置两用”破瓶颈——

  环保上门问需,共谋治污新路

  面对企业困境,沈阳市大东生态环境分局没有简单“下命令”,而是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走进厂区,蹲点调研锅炉运行规律。他们发现,两台锅炉实际为“一用一备”,从不同时运行。一个大胆想法由此萌生:能不能让两台锅炉“搭个桥”,共用一套脱硝设备?

  “既然不是两台一起烧,烟气就可以轮流处理。”分局污染防治科负责人韩涛介绍。为验证可行性,他们联合专家开展流体模拟实验,反复测算烟气流速、压力损失和净化效率。同时,主动向上级部门沟通政策边界,明确“排放达标是核心,技术路径可创新”的原则。

  最终,方案敲定:在两台锅炉之间加装连接管道,未改造锅炉的烟气通过管道“借道”已改造锅炉的脱硝系统,实现集中净化。整个改造无需新增占地,仅需增加切换阀门和部分管道,成本大幅压缩。

  “省钱省地还达标”——

  “共享治污”试出双赢实效

  10月21日上午,记者跟随大东生态环境分局工作人员来到沈阳黎明房产实业有限公司204热源厂。在锅炉房西侧的改造施工现场,两名工人正在焊接连接两台锅炉的烟气主管道。记者看到,新铺设的钢制管道已基本成型,与原有脱硝设备顺利对接。韩涛在现场与企业负责人核对施工进度,叮嘱调试细节,确保供暖前完成全部改造任务。

  “别看只是加根管子,省下的可是真金白银。”陈明乐算了一笔账:若两台锅炉都独立改造,需投入近500万元,而现在仅花费200万元左右,直接节省200多万元。更重要的是,因只使用一套催化剂,后期维护成本和危废处置压力也大幅降低。

  这项“共享治污”模式,不仅破解了空间难题,更实现了环境与经济双重效益:氮氧化物排放稳定达标,助力蓝天保卫战;催化剂消耗减少50%,降低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风险。目前,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确保今冬如期供热。

  记者手记

  基层治理的成效,往往体现在对复杂矛盾的精准化解之中。大东生态环境分局没有止步于“必须改”的政策要求,而是主动探寻“如何改”的现实路径,将监管责任转化为服务担当。这一“共享治污”实践,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微创新,更是治理理念的深层转变——从“以罚促改”到“助企达标”,从机械执行到精准施策,最终,实现了生态与发展和谐共生,擦亮了沈阳营商环境的绿色底色。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