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高墙之内亦燃灯 照亮灵魂引迷航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记者 栾岚 | 发布时间: 2025-10-22 14:07

  简  介

  大连南关岭监狱

  曾先后获评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全省文明单位、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1次。

微信图片_20250917171257_111_190

大连南关岭监狱举行升旗仪式

  走进大连南关岭监狱,映入记者眼帘的是规范有序的管理环境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改造氛围——监狱秉承“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工作方针,将管理罪犯的一日流程规范至77个环节,使“规范化”深植于每一处细节里,让“事按制度办、人按职责干”的理念落到实处、化为实践。

  规范化管理的目标,是让罪犯自觉做到“服从管理、接受教育、认罪悔罪、积极改造”。大连南关岭监狱联动家庭、社会,构建“三位一体”帮教体系,用温情化解罪犯心中的坚冰。

  罪犯刘某因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入狱之初,他桀骜不驯,不积极改造。而家庭的变故更让他彻底“摆烂”——入狱后不久,儿子出生,妻子却选择离婚并远赴国外,年幼的孩子从此杳无音信。“找到儿子”成了刘某藏在心底最深处的执念,也成了他改造路上的“心结”。

  “我们为了帮刘某解开心结,辗转联系他的亲友,走访社区、派出所,历时数年,终于找到抚养孩子的姥姥。”民警郝家城说,“记得当时我们将孩子的照片递到刘某手中时,平日里“油盐不进”的他瞬间愣住,眼眶通红,恳求让他看看孩子。”

  在亲情帮教活动中,刘某终于见到了已经上初中的儿子。见面结束后,民警对他说:“孩子来的时候特意给你存了200块钱,你以后难道要靠孩子省下的生活费过日子吗?”这句话让刘某彻夜难眠。从那以后,他像变了一个人——主动积极改造,认真学习技能,很快成了分监区的技术骨干。当得知儿子考上高中的消息时,刘某一边哭一边笑,民警们看着他的样子,知道那块藏在他心里的“冰”终于彻底融化了。

  监狱的改造成效背后是一群“高墙追光者”的默默坚守。在心理咨询室,民警们用专业的心理知识帮罪犯梳理负面情绪;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宿鹏面对多次拒绝亲属会见的罪犯,没有简单批评教育,而是通过反复谈心了解其抵触背后的原因,最终用真诚感化对方,促成了亲属的首次会见;罪犯医院院长李雄飞被确诊脑瘤后仍坚守岗位,即便骨折时也坚持给罪犯看病;民警李世俊积极联系相关部门,解决刑释罪犯户口、家属低保和失联复联等实际困难。

  “从‘要我改造’到‘我要改造’,这个转变的背后,是无数个夜晚的思想沟通,是一次又一次的灵魂叩问。”一位从事监狱工作20余年的民警感慨道,“我们要让他们明白,法律的惩戒不是终点,家庭的等待、社会的接纳才是照亮他们归途的灯。”

  印象集

  大连南关岭监狱规范的治理体系和卓越的管理成效令人深受启发。我们将积极借鉴其宝贵经验,加速推动罪犯管理规范化向精细化转变。

  ——沈阳第一监狱副监狱长 吕继

  大连南关岭监狱以政治安全为统领,狠抓队伍建设、筑牢制度基石、优化教育模式、规范文明执法,为全系统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范本。

  ——锦州监狱政治处主任 韩志余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