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沈莹
现任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先后获评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全国反假币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先进个人、辽宁省雷锋式政法干警、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沈莹(中)在和当事人沟通案件
从事法院刑事审判工作29年,从书记员岗位一路走来,沈莹亲历了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转型调整阶段,经历了宽严相济新刑事政策的推进过程,见证着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刑事法治发展的每一步进程。
作为主审人,她承办了最高人民法院指定沈阳中院审理的多起省部级干部职务犯罪案件,为沈阳中院大要案审理实现“零差错”作出突出贡献。
办理大要案,最考验法官的综合素质。“我至今还记得2022年接手一起案件时的情景,当看到装满300多本厚厚卷宗的4个36寸大箱子时,即使办理过许多大要案,我仍然倍感压力。”沈莹告诉记者,面对庞杂的事实、证据、人物关系,她只能和时间赛跑,加班熬夜审查阅卷是工作常态,吃饭睡前仍在研究法律适用、证据缺漏已成工作习惯……从60余万字的审查报告初稿,精炼到20余万字的审理报告,六度修改,最终完成了74页近4万字的判决书。
沈莹承办的我省首例公开开庭审理的违法所得没收案件,在取得利害关系人服判息诉结果的同时,也为同类案件审判提供了参考范本。“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但缺乏司法实践上的可操作性。”沈莹回忆道,当时,全国受理的没收违法所得申请案件仅30余件,且大多数案件因存在各种状况难以推进审理。
为此,沈莹带领合议庭通过对相关法律规定的多次解读,使诉讼代理人明确了没收违法所得程序与普通刑事诉讼程序的差异,以及其身份与刑事案件辩护人的区别。通过庭前的法规解读、多方沟通,对庭审过程的设定与引导,对新型裁判文书的合理创新,以及不偏不倚的裁判认定,该案顺利审结,并得到了检察机关的认同,取得了利害关系人服判息诉的结果,对我省办理类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意义。
作为组长,沈莹还带领沈阳中院刑事审判骨干完成了22万字的《刑事案件程序工作指引》,现已作为办案工具书籍下发至两级法院,成为沈阳法院刑事办案程序工作指南。同时,为精确掌握地区职务犯罪发展态势,系统总结职务犯罪审判经验,她与团队对1631起职务犯罪案件进行调研,形成沈阳法院《职务犯罪审判白皮书》,充分发挥刑事审判在反腐败斗争中的职能作用,还参与3155件醉驾案件的调研工作并形成调研课题报告,提出醉驾案件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分析成因,提出对策建议,为上级法院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提供明确的参考依据。
印象集
沈莹在一个个重大疑难案件中勇挑重担,她的工作作风、专业素养、为民情怀激励着我在司法审判战线上奋发作为。
——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法官助理 李恩泽
沈莹敬业、勤业、精业,躬耕刑事审判,在铁面与柔情间捍卫公平公正,在坚守与付出中敲响正义强音。
——沈阳市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 杨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