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移风易俗:从难题到样板的蜕变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高野 本报驻本溪记者 刘妍 | 发布时间: 2025-10-20 09:19

  地区:本溪市平山区桥北街道

  治理特色:以党建为引领,深耕移风易俗“责任田”,通过党员带头树标杆、文化浸润育新风、多方联动聚合力、制度保障固成效等一系列扎实举措,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让文明新风尚在乡村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河东村 “红白理事会”宣传厚养薄葬

河东村“红白理事会”宣传厚养薄葬

  “我们街道将移风易俗作为基层治理的‘精神引擎’,推动居民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努力构建移风易俗长效机制。”采访中,本溪市平山区桥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凯洛夫向记者道出桥北街道的治理秘诀。

  搭建“大舞台”

  近年来,桥北街道盘活了“百姓大舞台”这一群众文化阵地,将移风易俗内容与戏曲、小品、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相结合,打造接地气、有温度的文化表演,让文明理念通过文艺作品扎根群众心中。

  “在我们社区的‘百姓大舞台’上,通过案例宣讲+现场咨询+游戏互动+文艺表演多元形式融合,向居民普及文明创建、移风易俗、安全防范等知识。”矿山社区党委书记王冬梅告诉记者。

  在“百姓大舞台”上,传统节日各有精彩,腊八节有“故事会”,老人们讲述民俗传说与家风故事,传承文化记忆;元宵节会组织猜灯谜、品元宵活动,灯谜内容融入勤俭节约、孝老爱亲等文明主题……通俗易懂的语言、接地气的情节,让居民在观看“百姓大舞台”时开怀大笑,离场时若有所思,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激活“新动能”

  整洁平坦的水泥路、干净的垃圾桶,走进河东村,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干净”。“好的环境需要村民共同维护,你看,那个大姐又在那擦垃圾桶了!”河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冯红大指着不远处对记者说。

  记者采访得知,桥北街道在下辖9个村全面推行“积分制”管理,将参与文明祭祀、志愿服务、环境卫生整治等文明行为量化为积分,村民凭积分可到“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推行积分制后,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文明实践、践行移风易俗的积极性。

  完善“硬约束”

  桥北街道在9个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详细的村规民约,对红白事的操办规模、标准等进行规范,引导村民自觉遵守。

  冯红大说:“曾经,我们村随礼风过热,礼金也从200元起步涨到500元起步!”针对天价彩礼、豪华婚车等不必要的负担,河东村“红白理事会”主动作为,“线上+线下”宣传婚俗改革等相关内容,倡导“零彩礼”“简彩礼”“环保婚车”等新风尚。

  去年,在“红白理事会”的积极引导下,一对新人放弃豪华车队,采用“公交婚车”迎亲,婚礼全程简朴而温馨,既节约了开支,又传递了文明理念,成为村里乃至全市的文明佳话。

  此外,“红白理事会”还全程参与婚礼筹备,提供流程指导、矛盾调解等服务,有效减轻了群众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让婚俗改革真正惠及群众。

  “今年,我们引导各村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完善,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祭祀、爱护环境、邻里互助等移风易俗内容纳入其中,让村规民约成为规范村民行为的‘硬约束’,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有章可循。”李凯洛夫说。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