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我亮码入企 你公开点评——省生态环境厅执法创新机制获企业点赞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记者 张乐悦 | 发布时间: 2025-08-27 09:42

  据悉,“扫码入企”监督机制运行以来,全省已累计开展“扫码入企”检查694家次,收到企业评价反馈553家次,满意率高达100%。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创新推出的“扫码入企”监督机制,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亮点——执法人员入企检查时需主动出示检查码,企业通过扫码可实时了解检查人员身份、检查依据及投诉举报方式,并对执法人员的专业性、规范性进行评分。

  这一“小动作”不仅提升了执法透明度,更让企业感受到生态环境部门主动接受监督、服务企业的诚意。同时,省生态环境执法领域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全程参与执法检查,成为推动这一机制落地的关键力量。

  让执法在阳光下运行 

  近日,沈阳市沈北生态环境分局执法大队执法队员在检查中主动出示检查码,还向企业讲解了环保政策。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透明化’操作让企业消除了疑虑,遇到问题我们也更愿意配合整改。”

  监督员则全程陪同执法人员入企检查,实时观察执法流程是否规范,确保企业权益不受侵犯,确保执法过程公开透明。

  省生态环境执法领域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华顺热力集团区域总经理李勇表示,“过去参与执法检查时,企业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监督员也难以深入参与。但‘扫码入企’让企业的声音有了渠道,也让我们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现在,监督员还可以通过手机“生态护航”App,实时上传执法现场影像资料,记录关键细节、直接评价执法质量。

  企业相关负责人感慨:“监督员在场,我们心里更有底了,知道执法是公正的。”

  执法人员执法更规范

  李勇认为:“扫码评价不仅是技术手段,更是执法理念的革新。它让监督不再是‘挑刺’,而是双向沟通的起点。”

  机制运行初期,部分执法人员对扫码评价存在顾虑,担心被找茬。但随着实践深入,这种顾虑逐渐转化为对监督价值的认同。

  沈阳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沈北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孙威说:“随着机制运行,执法人员逐渐意识到监督的双向保护作用——规范执法既是对企业的负责,也是对执法人员的保护。随着执法行为不断优化,企业给出的好评率也日趋上升。”

  大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中山执法大队执法人员孙琳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现在每次出示二维码时,我反而更踏实了。企业愿意打分,说明信任我们;如果收到差评,也能帮我们改进工作。”

  机制创新以监督促服务

  “扫码入企”机制的推行,背后是生态环境部门对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探索。

  根据国务院、生态环境部及省司法厅关于涉企行政检查的相关要求,省生态环境厅通过执法平台建设“扫码入企”功能,实现了“三个转变”:从“多头检查”到“一次检查”,从“被动执法”到“主动服务”,从“单向监管”到“双向监督”。

  “监督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共同进步。”李勇说道。他表示,营商环境监督员不仅是执法过程的“观察者”,更是政策落实的“推动者”。通过这一机制,企业与政府部门的信任纽带被悄然建立,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种子也在实践中生根发芽。

  微评

  细节见变革

  亮码入企看似是一个技术细节,实则体现了全省生态环境厅执法理念的深刻变革。当企业扫码的一刻,不仅是一次评价,更是对执法部门的“信任投票”。而监督员的全程参与,则让这种信任更加稳固。未来,如何将这种创新机制推广至更多领域,或许将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又一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