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有唱有和“家”年华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孙鹏雅 本报驻本溪记者 刘妍 | 发布时间: 2025-08-25 08:52

  幸福落脚点

  朝阳社区石油小区有9座凉亭,那里是居民休闲、交流的好地点,也是社区“家”文化品牌的有形载体。社区通过打造“家”文化品牌,让居民感受“家”的温暖,实现幸福共享。

老人们在凉亭里度过幸福的午后时光

老人们在凉亭里度过幸福的午后时光

  “家”文化社区服务品牌,是桓仁满族自治县八卦城街道朝阳社区创新打造的。采访这天,记者听说朝阳社区石油小区有9座凉亭,便跟随朝阳社区党委书记公晓婷随意看了其中3座,不仅在那里了解了社区的“家”文化,也记录下社区居民的幸福时光。

  凉亭里的幸福午后

  第一座凉亭下人不少,记者数了数,一共9位大娘。一问才知,这些老人常年在一起活动,年纪最小的72岁,最大的84岁。每周二、周五下午,她们会相约在这座凉亭里聊天、唱歌,一起说说笑笑。她们中有的是石油小区居民,也有附近社区的居民。

  “这凉亭是我们的一个据点,热天,我们爱到凉亭这里来,安静,还凉快!”组织者王大娘对记者说。听说老人们有文艺特长,记者试探地问了句“能给唱一首不?”“那就唱呗!”81岁的郝大娘立刻站起来,大大方方地唱了一首《山歌唱出好兆头》,中气十足。

  第二座凉亭下,4个大姨在打扑克。记者发现这座凉亭颜值更高,围起了温馨的小花布,还安上了一盏太阳能灯。“这些都是我们自费安的!”一位大姨说。花布可以遮阳也可以挡雨,太阳能灯能亮一晚上,每天晚上,居民们都要在凉亭里玩到8点多才回家。

  第三座凉亭是双亭结构,周围的葡萄藤爬了上来,结满了开始泛紫的葡萄。

  小区正在改造,居民看见社区书记来了,立刻跟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公晓婷细细和居民们唠了起来,清楚了大家的需求后,说:“放心吧,我会去沟通,肯定让大家满意!”

  仪式感带来幸福感

  朝阳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在这些凉亭下定格成一帧帧美丽的图画。公晓婷告诉记者,凉亭不只是居民休闲纳凉的地方,也是社区开展工作、为居民创造仪式感的好场所。

  “社区就是个大家庭,节日里,家人之间的仪式感一点也不能少!”公晓婷说。

  每年“六一”和暑期,社区会在这里举办“凉亭故事会”活动,请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老师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雷锋故事等。今年母亲节,社区买来了背景板和康乃馨,给社区的妈妈们拍照片。领子整理好,发型拾掇好,妈妈们一个个笑颜如花。

  居民之间偶尔发生矛盾纠纷,社区也会在这里进行调解。可以说,这9座凉亭是朝阳社区“家”文化品牌的有形载体。

  把老人的幸福放心上

  每天下午2点,社区里的公益书屋都会来一位老人,在这里读书看报,直到4点多才离开。他叫刘文录,今年年过80。社区工作人员习惯了每天见到这位独居老人,如果哪天老人没来,社区工作人员会给他的家人打去电话,问问老人的去向,确定他安全才放心。

  老年人是社区关怀的重点,针对老年群体,社区还会开展“上门式服务”,帮忙办理退休认证、相关补贴等。

  八卦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隋庆艳告诉记者:“朝阳社区格外注重‘家’文化建设,倡导居民树立爱家、护家、兴家意识,以‘家’文化浸润的基层治理模式真正实现了惠及于民、成果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