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落水了!快!”葫芦岛市南票区张相公水库边,一声急促的呼喊声打破了午后的宁静。随着指令下达,冲锋舟引擎的轰鸣声骤然响起,身着蓝色救生衣的救援人员如离弦之箭般冲向“事发水域”。
近日,葫芦岛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蓝天救援队、辖区志愿者队伍开展的水上救援演练,满满实战感。
迅速 将“落水者”移至冲锋舟
演练现场,蓝天救援队队员们携带的装备格外引人注目:3艘冲锋舟整齐列阵,救生圈、水下探测仪、急救箱等专业器材摆放在岸边,志愿者们则手持警戒带,迅速在水库周边拉起安全防线,“请大家退后,保持救援通道畅通!”志愿者李晴一边引导围观群众,一边麻利地将“水深危险”的警示牌立在显眼处。
“发现目标!在东侧水域!”驾驶冲锋舟的救援队员王建通过对讲机报告,他操控船只在水面划出一道弧线,精准靠近“落水者”。另一名队员胡斌瞅准时机,猛地将橙色救生圈抛向目标位置,“抓住!别松手!”随后两人配合,用专业拖拽技巧将“落水者”平稳转移至舟上,整个过程不到3分钟。
专业 极速救援争分夺秒
当“落水者”被抬上岸时,早已待命的医疗急救组立刻上前。队员刘柯銘跪在地上,双手交叉按压“伤者”胸部,“一、二、三……”按压30次后,他俯身进行人工呼吸,动作标准有力。旁边的护士则快速打开急救箱,准备模拟伤口包扎,“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准备转运!”各组人员无缝衔接,紧张而不慌乱。
“水下探测仪刚才帮了大忙,”蓝天救援队队长刑立岩指着岸边一台巴掌大的设备介绍,“水库水下情况复杂,有了它能快速定位落水点,比传统搜索效率提高一倍。”而在指挥帐篷内,葫芦岛市委社会工作部工作人员张浩正拿着记录表,详细标注各环节用时和配合情况,“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演练就是要找出漏洞。”
实战 检验3套应急方案
“这次演练让我学到不少,下次遇到真情况就不会慌了。”参与维持秩序的志愿者王恩博擦着额头上的汗说,他手中的警戒带边缘已被汗水浸得有些发潮。据了解,此次演练共有12名专业救援人员、13名志愿者参与,涵盖6类救援科目,检验了3套应急方案。
“一开始看那么多人往水库里来,还以为真有人落水呢,原来是演练,真像真事儿了。”一位现场目睹演练全过程的群众说。
“群众的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葫芦岛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在总结时强调,平时要多开展实战演练,让专业力量和志愿队伍配合更默契。
夕阳下,冲锋舟被缓缓拖上岸,救生衣上的水珠滴落地面,折射出的光芒仿佛在诉说:这场演练正是为了在真正的危险来临时能多一分底气,少一分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