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一起因学生课间打闹引发的意外伤害赔偿纠纷,通过司法所法理情相结合的调解方式,促成三方达成和解,有效避免了矛盾升级。
办案人:冯浩
职务:盘锦市大洼区司法局新兴司法所所长
事情要从两个月前一次课间说起。学生张某与王某在课间打闹时,恰逢赵某某从旁经过,王某无意间一脚踢到赵某某腰部,导致赵某某受伤。事故发生后,张某和王某的家长第一时间带赵某某检查治疗,先行支付了近4000元费用。但后续赵某某因腰疼、腿麻继续治疗,又产生了近万元费用。赵某某因此事未能参加中考体育考试,丢失了体育分数,耽误中考成绩。考虑多方因素,赵某某家长索要赔偿款3万元。但张某与王某家长认为,耽误体育考试和医药费用中部分项目不应由其两家承担。学校虽多次组织三方家长协商调解此事,但因各方对赔偿金额分歧较大,始终未能达成一致。
眼看矛盾逐渐升级,赵某某家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新兴司法所求助。受理纠纷后,我深知校园纠纷涉及未成年人,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孩子们的同窗情谊,还可能加剧家长间的矛盾。为此,我先详细梳理了事件经过,通过调取监控视频、与学校老师及现场同学进行沟通、查看医院诊疗记录了解赵某某的具体伤情和费用。随后逐一倾听三方家长的诉求,做到心中有数。
调解中,我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先从法律层面入手,向家长们细致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侵权责任、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相关条款,让大家明白在这起意外中各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引导他们从理性角度看待赔偿问题。同时,我也考虑到情理因素,劝说家长们换位思考:孩子们本是同窗好友,一点意外不应成为隔阂,唯有和平解决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对孩子们的影响。
经过多次耐心沟通,三方家长终于打开心结,彼此各让一步,最终达成一致。拿到调解协议的那一刻,三方家长都松了口气,对结果表示满意,连连向我道谢。
其实,基层调解工作就像“解疙瘩”,既要用法律的尺子划清界限,也要用温情的双手抚平褶皱。这起纠纷的解决,不仅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让群众感受到了司法行政服务的温度。未来,我会继续坚守岗位,用心用情化解每一起纠纷,让公平正义在基层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