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身有长技胸有匠心——我省一线“政法守艺人”素描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本报记者 冯羽竹 黄硕 刘妍 江海峰/文 孟浩/摄 | 发布时间: 2024-04-30 09:54

  编者按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政法守艺人”以匠心之光铸公平正义,偏毫厘不敢安,千万锤成一器。

  匠心是每一位政法干警不可或缺的品质,这种精神体现在对法律知识的深入研究、对案件细节的严谨把握、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以及在服务群众、维护社会稳定中的每一次精准施策和每一次耐心调解。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本报聚焦政法干警的匠人之心,细致描摹政法干警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作日常,推出本期特别报道。

  他是法医专业“守艺人”——

  让亡者“说”真相让罪者现原形

123

  人物档案

  辽宁省司法鉴定协会会长、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负责人 官大威

  成绩: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2项、部省级课题9项,承担部省级教学改革课题3项。在国际及国家级专业期刊发表科研及教学论文21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0篇;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实用新型及发明专利10项。

  清明节假期的最后一天,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的走廊里稍显寂静,刚刚从解剖室出来的官大威还未褪尽脸上的疲色,就开始进行下一步的遗体切片分析工作。

  作为辽宁省司法鉴定协会会长、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负责人,61岁的官大威已经不知疲倦地干了36年。其间,官大威受理并参加法医病理检验鉴定足足有2500余例,无一例出现差错,这些鉴定结果全部被委托单位或法院采信,为公正裁定提供了客观真实的依据。在维护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上,官大威努力寻找着那些尸体里遗留的罪恶,让科学成为分辨真相与谎言的重要工具。

  意外?自戕?他杀?凡有接触,必留痕迹,这是刑事技术的根基。法医工作辛苦,官大威却从不在意。“环境再恶劣也要克服,法医就是要通过尸体检验寻找更多证据。”在官大威看来,每一具尸体都是无声的书,而法医是唯一能读懂它的人。但发现真相、解读谜团并不容易,稍有疏漏就可能作出错误的鉴定意见。因此,官大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尽最大努力维护司法公正和职业尊严。

  2000年,连某某案件轰动全国,因死亡真相不明,迟迟不能定案。官大威接手了取证工作。每天他都在认真研究连某某的病理切片、解剖记录及相关案件资料。他像一道光,用严谨照亮隐藏的真相。2003年3月,连某某死亡原因论证会在沈阳召开。论证会上,官大威作为第一鉴定人的鉴定意见书推翻了之前的多次鉴定结论,为最终的公正审判提供了重要依据。

  官大威很忙,与妻子甚至很少有晚上9点前见面的时候。因为法律对鉴定有时限要求,有些鉴定距离最后期限很近,官大威和团队成员都是随时待命。“投身这个事业,时间早就不是自己的了。”三更半夜回家、吃不上饭是常态,车跑在高速公路上,一个紧急电话,马上改道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对于官大威来说,法医这份工作是职责所在,更是铸就忠诚的一种方式。而这种忠诚不仅需要忘我的精神,更需要有对科学和真相不懈追求的精神。

  法医之道,人间正义!在延续亡者最后声音的路上,法医官大威一直在奔跑。作为一名法医,官大威和他的法医同行们一样,有着温暖的手、慈悲的眼。在黑暗的尽头,他们点燃死者与生者共同期盼的那缕法治与希望之光。


  她是公益诉讼检察战线“守艺人”——

  挑起“破冰”重担守护美好生活

李妍

  人物档案

  本溪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委员、第五检察部主任 李妍

  成绩:全国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部门人才库办案实务类人员。指导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009件,个人承办案件366件,荣获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全面实施五周年“五好人物”。

  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头发用一根细细的发夹拢到脑后,这是李妍多年不变的朴素形象。说起话来总是带着淡淡笑意的她,眼神时刻传递给人一种信服感。这种信服感来源于6个字——能担事、业务精。

  1978年出生的李妍是一名法律硕士,从检14年来,她兢兢业业地奋战在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一线,大胆探索、小心求证,主动破解了诸多难题。

  2017年,国家正式确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李妍被任命为本溪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负责人,负责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彼时,办理公益诉讼案件的手段、方法、模式都在摸索和尝试过程中,但李妍很快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既要及时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高效证实公益损害事实,又要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的良性互动格局。”

  为此,她积极学习,先后查阅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信息万余条。为破解案件线索发现难的问题,她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将可能出现的违法行为与法律规定对应形成表格,带领基层院开展有针对性的案件线索发现和调查取证工作。经过不断努力,她终于蹚出了办理公益诉讼案件的“阳光大道”。

  拥有极致匠心的人多是执拗的,舍易求难往往是他们的基本操作。李妍就是这样的人。在多年办案中,她从不是就案办案,而总是深想一层、多做一点、更进一步。

  在一起案件中,某碎石加工厂生产厂长丁某某擅自将生产用的矿渣堆放在林地内,造成近70亩公益林地被破坏,因非法占用农用地构成刑事犯罪,检察机关拟对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但如此一来,被告只能是丁某某一人。

  “面对上万立的矿渣山,他以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解决。”李妍果断决定,该案不以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方式办理,而是在刑事案件处理结束后,转换为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她多次爬上并不坚固的矿渣山进行实地勘查,又咨询林业和环保专家,在充分考虑企业实际能力后,最终确定以3年半为期,逐步消耗已堆积的矿渣,并栽种树木修复生态,这样一来,既有利于生态环境修复,又兼顾了企业的发展。

  “既要使法得到彰显、使理得到伸张,又要设身处地公正、灵活、人性化执法,使企业得到盘活。”李妍这一“双赢”的诉讼请求得到法院的全部支持,得到当事人的认同和积极配合,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如今,李妍工作成绩突出,荣誉加身,但从未停下脚步。她说:“身为检察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我不能止步,要不停追求公益诉讼工作的‘最优解’。”


  他是反诈战场“守艺人”——

  革新反诈技术研发反诈利器

张海涛

  人物档案

  辽阳市公安局电信网络犯罪侦查支队副支队长 张海涛

  成绩: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成绩突出个人”,被辽阳市委市政府评为“辽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先进个人”,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带队编写高效分析数据的脚本程序,带头研发“辽阳警银涉诈资金管控平台”。

  这是辽阳市公安局电信网络犯罪侦查支队副支队长张海涛从警的第17年,是与时间赛跑、和骗子“抢人”的第862天。

  2021年,张海涛调任辽阳市公安局电信网络犯罪侦查支队,分管涉诈黑灰产业打击工作,通过不同来源和平台,获取可能被骗或即将被骗群众信息,及时开展预警劝阻。对危害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分子,张海涛从不手软,也绝不姑息,每次开展反诈宣传活动,张海涛更是一遍又一遍把诈骗套路讲给百姓听,反诈手册尽可能地发到每一名百姓手中。每日大量的预警工作,一次次苦口婆心的反诈宣传,只为减少一个受害百姓或家庭。

  张海涛说自己不怕和骗子斗智斗勇,不怕为了追赃挽损而加班加点,但最怕看到受骗者和家属的眼泪。“守护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不能‘反应迟钝’!”于是,张海涛带队用了2年时间研发出“辽阳警银涉诈资金管控平台”,实现对辽阳地区各类诈骗信息的精准预测、预警、预防。

  从警以来,张海涛一直对创新警务科技有着浓厚的兴趣,平时注重学习、积累,也经常关注兄弟单位技术革新成果。而“辽阳警银涉诈资金管控平台”正是他革新反诈技术,引入更有效的技术手段,落实辽阳公安“打防治并举、以防为主、以打为要、以治为基”反诈理念的创新举措。

  研发之初,张海涛将自己常年在一线工作的经验、与诈骗分子博弈的经验、办案中接触数十种诈骗类型的经验,总结归纳了诈骗手段规律和特征,他与银行对接,实现平台对接实时接收用户相关信息。通过对资金流、电信流、网络流进行建模比对,“辽阳警银涉诈资金管控平台”进行资金穿透,对接24小时不间断的实时数据。平台搭建后,他反复揣摩效果、实战测试数据、修改不足之处,如今,“辽阳警银涉诈资金管控平台”终于成熟。实现了实时传送,及时有效地开展精准预警工作,通过一年的实战工作,能全面管控涉诈资金流以大幅压降百姓被骗金额与案件数量。

  面对犯罪分子花样翻新的诈骗手段,张海涛总是充满干劲,坚持学习,不断提升反诈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尽最大可能地为人民群众减少损失,竭尽全力守护百姓的“钱袋子”。


  他是刑事审判一线“守艺人”——

  公正倾注法槌传递正义之声

张磊

  人物档案

  铁岭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 张磊

  成绩:荣获个人二等功1次,两次被评为“全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

  作为一名法官,张磊时刻恪守法治信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公堂一言断胜负,朱笔一落命攸关”。这不仅是对刑事审判工作重要性的贴切评价,更是压在刑事审判法官肩上的千斤重担、万钧责任。

  张磊自2002年从事刑事审判工作以来,凭借着对法官职业的忠诚,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当事人负责,对法律负责,通过法律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的“铁案”,让手里的法槌每一次都敲得问心无愧。

  2022年,省高级人民法院将中央政法委督办的“侯某等31名被告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指定由铁岭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

  为确保公平公正、高效审理,作为该案的审判长,张磊在开庭前做了精心准备,面对该案组织结构复杂、犯罪时间跨度大、案件事实证据矛盾交叉点多、社会关注度高等诸多问题,张磊认真审查各项涉案证据,组织召开了庭前会议。

  庭审期间,张磊依照法定程序履行职责,合理安排流程,科学把握节奏,引导控辩双方就案件争议焦点进行充分辩论,在充分保障被告人及律师辩护权的基础上依法有效制止了不当言论,展现出了较强的庭审驾驭能力,取得了良好的庭审效果。十余天的庭审过程中,张磊认真履行案件审判相关的指引、提示义务,妥善处置了案件涉及的事实认定、证据规则等事项。确保庭审活动依法、高效、顺畅进行。该案一审审结后,经省法院二审裁定,全案维持原判。

  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平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刑事审判工作不仅要依法惩治犯罪、保护人民,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确保案结事了、政通人和,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司法的指导、预见、引领功能,张磊将通过不懈努力,通过刑事司法现代化实现人们法治意识、法治信仰、法治追求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