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以爱为线 “缝补”亲情——记全国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先进个人冷焱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王建舟 记者 关月 | 发布时间: 2023-02-08 10:39

冷焱照片

  个人简介:冷焱,吉林大学法学硕士,现任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少年及家事案件审判庭一级法官助理。曾获评沈阳市法院系统岗位之星、岗位能手、优秀共产党员等,获个人嘉奖3次。今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少年法庭工作先进个人”。

  人物白描:圆圆的脸庞,说话细声细语,绽放着乐观与自信。做事细致入微,在法槌起落、案卷翻转间,她以法为尺、以情为度,修复家庭关系,传递和谐理念。

  一个特殊家庭继承案

  “谢谢你,这个官司我们打了两年了,今天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以后我们还得继续走动,亲戚关系不能断……”这是一起法定继承纠纷案件上诉人黄某的肺腑之言。

  案件起源于一个特殊家庭,家庭的纽带、被继承人张大爷去世后,三位继承人(第三任妻子柳阿姨、被继承人亲生女儿张某、与被继承人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女黄某)因遗产继承产生纠纷,进而对簿公堂。

  在这起纠纷最终圆满化解的背后,冷焱着实费了不少心思。协助法官依法判决,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是亲情可能就此破裂。“不能眼看着这家人因为家庭矛盾丢了情分,结案不是目的,促成亲情修复才算案结事了。”冷焱坦言,按照以往的调解经验,绝大多数家事案件的当事人存在血缘关系,但是这起继承纠纷案,三方之间却没有共同生活经历,彼此缺乏信任基础,加之三方矛盾激烈,若想成功化解纠纷,绝非易事。

  一张照片突破心理防线

  与主审法官共同研究后,冷焱决定先通过背对背调解的方式,探寻三人各自内心的真实意愿,力争找到调解的突破口。

  通过与三人单独谈话,细心的冷焱发现,虽然三人之间没有深厚的亲情基础,但有相同之处——与张大爷都有着很深的感情,对老人的离世都倍感悲痛。同时在与张大爷的三婚妻子柳阿姨交流中,冷焱更是捕捉到了一个细节——柳阿姨手机里存有一张“全家福”照片。冷焱以特有的敏感和细腻,当即追问起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这张照片是好几年前的一个正月十五拍摄的,那时老张身体硬朗,我们几个人平时交流不多,但也没像现在这样剑拔弩张。”柳阿姨边说边擦拭着泪水。

  这张温馨的“全家福”,会是化解这起家庭矛盾的突破口吗?主审法官与冷焱在反复研判分析下达成共识。

  在随后的调解工作中,冷焱告诉三位继承人,遗产是张大爷留给亲人的最后安慰,不应成为他生前最爱的亲人产生矛盾的根源,更不应该成为吞噬亲情和善意的猛兽。冷焱边说边观察,三人都低着头,陷入沉思。

  借着这波情感的“预热”,冷焱继续通过照片引导三位继承人共同回忆张大爷生前期盼家庭和睦的愿望及以往逢年过节时的点滴温馨。交流中,柳阿姨作为长辈,说得最多,也最动情,三人都流下了泪水,心结被一步步解开。就这样,通过忆亲情、摆事实、释法理,冷焱以三方都满意的调解方案,促使调解协议最终达成。

  随后,冷焱又在主审法官的带领下,找到三方均信任的一位亲属作为“中间人”,协助三方办理相关事宜,敦促调解协议顺利履行。

  通过这起案件矛盾的成功化解,冷焱也得到了调解经验方面的提升,“调解工作是做说服当事人的工作,最主要的是取得当事人的信任,无论调解意向引导,还是调解方案制定,都要真心实意地为当事人着想,才能取得当事人信任。”冷焱这样告诉记者。

  播撒“法治种”情护幼苗

  除了协助法官办理家事案件外,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课堂,冷焱还是充满关爱、循循善诱的园丁,把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播撒到孩子的心田。她进校园、下乡村、入社区,不断创新开展宣传手段,从源头上减少对未成年群体的伤害。

  在院庭领导的带领下,她与同事们配合,策划绘制了儿童公益系列绘本,通过形象生动的体验式插图,培养孩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向适龄儿童发放8000册,开展绘本讲解活动15次,累计受众6000余人。同时,参与策划拍摄了以预防青少年毒品犯罪为内容的微电影《一念之间》,先后录制以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防范新型毒品、传承英烈精神、宪法伴我成长等为内容的微视频4期……

  一部部视频作品,一册册公益读物,在深情讲述和倾情书写中构建起呵护未成年人的社会担当。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