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中院跨域立案专区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时光的脚步分外铿锵,带着2019年的收获与成果,抚顺市中级人民法院踏上了2020年的新征程。2019年,抚顺中院全面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和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智慧法院”建设的相关部署,着力推进诉讼材料电子化,并通过后期数据化、结构化处理,实现案件办理、诉讼服务和日常办公的智能化,“智慧法院”建设步入“快车道”,为法院审判执行业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量身打造建设方案
“各部门负责同志、全体干警,都要开动‘头脑风暴’,转动‘知识齿轮’,共谋‘智慧法院’,我们抚顺法院的‘一化两中心’建设才能不断适应变化,逐步提档升级。”这是2019年4月24日,在“智慧法院”建设的“群英会”上,抚顺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朱海涛掷地有声的发言。与会干警的“智慧闸门”也由此开启,热烈的讨论使会场气氛达到了高潮。这样的“智慧法院”建设研讨会在2019年召开了多次,主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一线干警都积极谈不足、出点子。
2019年,抚顺中院党组以诉讼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为切入点,积极谋划量身打造适合本院发展的建设方案,制定了具体而又细化的工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一化两中心”工作领导小组。“智慧法院”建设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把手”工程,由院长亲自抓,各部门协调配合,形成了“院长抓,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并出台了《抚顺法院“一化两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开展学习考察,虚心向优秀的兄弟法院学习“取经”;召开各种形式的“智慧法院”研讨会、交流会、学习会,吸收全院干警的智慧助力“一化两中心”建设。
服务群众一步到位
“太快了!”家住抚顺市顺城区的庄某看到中国移动微法院跨域立案平台上显示出的“确认提交”四个字时喜出望外。
这一幕发生在2019年8月20日下午,庄某走进抚顺中院诉讼服务中心,按照惯例,负责立案的工作人员对他的诉讼材料进行了初步审核,庄某被告知他的诉讼案件管辖权应归属顺城区人民法院。听到这句话庄某顿时眉头紧锁,一边询问着顺城区法院的地址,一边在心里盘算着该怎样去往目的地。谁知,诉讼服务中心的导诉人员马上将他带到了跨域立案的窗口,拍照审核后的当事人身份证明及相关证据材料,通过中国移动微法院跨域立案平台传送至顺城区法院。5分钟后,顺城区法院审核材料后予以确认,庄某起诉的案件进入立案程序。从递交材料到完成跨域立案,全程仅用10分钟。
除了跨域立案这一便民举措,抚顺中院还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了“智慧法院”服务区,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整合升级服务举措。通过最新诉讼服务设备、二维码技术、扫描和回填技术等功能,实现网上立案、预约立案、自助立案、材料收转、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等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办理诉讼事项少跑腿、不跑腿。
线上办公提质增效
在该院审判智能云平台上,当事人的诉讼材料可以随时提交放入云柜,法官第一时间通过掌上法云收取,既方便群众诉讼,又保证材料收转全程留痕、安全可查。通过智能语音转换,庭审发言即时转换成文字,庭审笔录自动生成,平均开庭时间减少近20%。电子卷宗的随案同步生成,系统可自动抓取信息,实现案件数据自动回填、司法文书一键生成,综合办案效率提升30%以上。法官从过多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审理案件中来,案件的审判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2019年9月6日,随着一阵清脆的鼠标点击声,抚顺中院“智慧法院”建设相关文件通过新上线的机关办公平台在几分钟内便完成了流转和转达,并实现自动保存、自动督办且全程留痕,极大地缩短了时空差距,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办公效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切从实践中出发,从服务群众出发,才能积聚改革进步的智慧和力量。“‘智慧法院’建设,必将成为抚顺中院实现‘双一流法院’工作目标的加速助推器!”采访中,抚顺中院多位受访法官对此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