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何经涛,在辽阳市文圣区人民法院工作24年,今年荣获了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是全省法院系统中唯一获此殊荣的法官。
座右铭:人生何惧经历惊涛骇浪。
何经涛
参加法院工作以来,何经涛办理各类案件1516件,参加合议庭及担任审判长办案1748件,调解撤诉率达75%,化解了大量民间纠纷,经他手办理的案件从没有发生过错案和瑕疵案。在审判管理办公室工作期间,评查各类案件4700余件,实现了案件评查100%,案件归档100%。
恪尽职守的他一心为民
在担任民事审判庭审判员时,何经涛受理了一起股票纠纷案,原告是在沈阳开户的一名股民,股票在异地被盗卖,资金在辽阳某证券公司被提走。当时涉及股票纠纷的案件很少,缺少司法实践,该案一时难以处理。何经涛认真分析案情,多方查找案例,最后在资料册里查询到上海审理的同一类股票案,借鉴上海法院的经验,打开思路,在和庭里同事一起深入分析案情、认真研究后作出判决,原告获得10万元赔偿。此案开辽阳市证券纠纷司法实践的先河。
何经涛的出色,不仅表现在他超强的业务素质上,还体现在他过硬的政治素养上。面对外界诱惑,十几年来,他矢志不渝恪尽职守,在金钱、人情、关系面前,牢树法律至上的理念,对自己警钟长鸣,时时事事严格要求自己。
病痛折磨依旧坚守岗位
何经涛的柜子里除了法律书籍、案卷,再就是一盒一盒的药。2007年年底,何经涛被查出有肾功能衰竭的征兆,他没有告诉妻子,也没有告诉单位领导,而是选择隐瞒病情,默默投身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有时胸闷得厉害,他就服用点急救药缓解一下。这一年,因为工作出色,何经涛担任民一庭副庭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克服身体上越来越明显的不适感,办案数量位居全院第一。
2008年,何经涛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坚持一边透析,一边钻研法律书籍,分析研究案例,并在病床上成功调解多起案件。他甚至不顾医生反对,拖着极其虚弱的身体上班。生病期间,何经涛带病办理民商事案件103件,是文圣区法院办案最多、调解率最高的法官。2009年7月,何经涛成功进行了肾移植手术,经过半年的恢复,终于回到自己所热爱的审判工作岗位,再次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停不下来”的何法官
每天,何经涛的手机会响起无数次,都是案件当事人打来的,在人们眼中,何经涛永远在兢兢业业地工作,但只有他自己和亲近的同事知道,每一天他都在承受着难以忍受的疼痛。肾移植手术后的10年里,排异反应越来越剧烈,每天何经涛都要吃下一大把的药物,尽管医生一直嘱咐他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多休息,但是面对当事人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何经涛觉得自己“停不下来”。
2010年,因工作需要,组织上安排何经涛到审判监督庭工作。该庭审理的案件涉及到刑事、民事、行政、赔偿确认等各类再审案件,案情较为复杂,群众反映强烈,涉及社会稳定和谐。何经涛顾全大局,服从安排,并且把工作干得有声有色。特别是在办案过程中,他注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结合,能调则调,对于实在不能调解的案件,经过他不厌其烦地进行判后答疑,当事人均能理解法院的判决,所办案件从未出现缠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