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领导”来电张嘴就要钱 骗走3万元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杨清林 通讯员 徐长青 | 发布时间: 2017-07-19 14:11
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破获重大电信诈骗案
 
  骗子设套
  分两次给“王总”转款
 
  5月7日晚,沈阳某航空公司沈阳飞机维修基地的员工刘某突然接到了一个“171”开头的陌生电话。
 
  电话中传来一个低沉的中年男子的声音:“你是小刘吗?”“是啊,你是谁呀?”刘某随意地回问了一句。“我你都没听出来?你明天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对方语气有些责怪的味道,这让刘某有些不安,在脑海中迅速搜寻一番后,他试探着问对方:“您是王总?”“对,是我,明天上班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第二天刚一到单位,刘某就又接到了“王总”让他到办公室去的电话。刘某放下手中的工作,准备前往王总办公室,电话再次响起。“王总”告诉刘某先不要到办公室来了,因为来了几位检查工作的领导,而且要送礼,让刘某立即给他转账1万块钱。按照“王总”的指示,刘某用支付宝向“王总”提供的银行卡里转入了1万块钱。
 
  几分钟后,刘某再次接到了“王总”的电话,“王总”说钱已经到账了,但是还不够,让他再给转两万块钱。刘某再次用支付宝向同一张银行卡里转账两万块钱。可没过多久,“王总”的电话又打了过来,让刘某再给其转两万块钱。
 
  自己卡里已经没有那么多钱了,但“王总”的指示又不好拒绝,刘某只好向身边的一位同事求助。听了刘某的借钱理由后,这位同事提醒他:“你该不是被骗了吧?”一语惊醒梦中人,刘某这才回想起这件事中有很多不对劲儿的地方,真正的王总是北方人,而电话里的声音却带着南方口音……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儿,刘某立即去找王总当面询问,发现自己果真是落入了骗子精心设计的圈套。
 
  南下追查
  成功锁定嫌疑人 
 
  刘某立刻赶到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刑侦支队报案。就在刘某陈述被骗经过时,嚣张的骗子还在不停打电话催促刘某转款。刑侦支队马上立案,展开调查。
 
  据了解,近年来,电信诈骗已经形成了庞大的黑色产业链,不法分子在贩卖个人信息和获取电话卡、银行卡等电信诈骗的主要环节上,有着细致的分工合作,给打击这类犯罪带来了很大难度。刑侦支队将查清赃款去向作为侦查主线,排除干扰,去伪存真,抽丝剥茧,步步为营,很快就掌握了宝贵的线索。
 
  5月中旬,侦查员循迹前往上海、广东等地落地核查线索和固定证据。工作中发现,狡猾的作案人员使用了POS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多种方式向130余张下级银行卡转移赃款,企图扰乱侦查人员的视线,逃避法律制裁。电信诈骗案难破就难在此。但是,侦查员在当地警方的协助配合下,连续奋战50余天,排查数十家银行和数千条交易流水,终于摸清了两名取款嫌疑人林某(男,31岁,广东茂名电白人,有电信诈骗前科)、梁某(男,30岁,广东茂名电白人,有吸毒史)的身份,并固定了大量涉案证据。
 
  施障眼法
  没逃过“猎人”的眼睛
 
  7月1日22时,专案组得到情报,林某、梁某一同出现在阳江市阳西县。6名侦查员连夜冒雨驱车100公里从茂名赶往阳西县实施抓捕。抵达阳西县后,侦查员根据情报给定的区域,在多家KTV、酒吧进行暗中搜寻,均没有收获。
 
  经过排查,侦查员在一家宾馆附近发现了一辆茂名牌照的车,这辆车登记的所有人为嫌疑人林某的弟弟。虽然侦查员在宾馆的住宿记录并没发现林某和梁某的名字,却发现了当日有两名茂名籍女子分别入住两个房间。调阅宾馆监控录像发现,与两名女子一同入住的还有两名男子。这两名男子正是犯罪嫌疑人林某与梁某。
 
  狡猾的嫌疑人以为不用自己身份证登记住宿就能躲避抓捕,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侦查员分别将二人抓获。经连夜审讯,二人对电信诈骗并在ATM机上取款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7月5日,犯罪嫌疑人林某、梁某被成功押解回沈阳。
 
  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