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海城市人民检察院深入海城市某镇山林,开展生态修复跟进监督工作,对2023年发生的盗伐林木案件后期补植复绿进行跟进回访,目前,已补植复绿20亩。
2023年7月,海城市检察院接到线索,犯罪嫌疑人未办理砍伐手续,将海城市某镇河两侧公益林林木砍伐并出售,被砍伐林木1800余株,蓄积达400余立方米,严重侵害社会公共利益。
海城市检察院探索依靠“公益诉讼+刑事检察”一体融合能动履职,破解法律监督与群众感受的难题,针对当事人有补植意愿,将公益修复与认罪认罚从宽相结合,将犯罪嫌疑人积极修复受损环境作为从宽处罚的重要考量,从源头上推进矛盾化解,提升办案的质量效果。
原采伐地因属河道管理区域,无法原地补植修复,公益诉讼部门联系自然资源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寻找并确定在海城市某镇补植。公益诉讼部门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察看地貌、与地方政府研究补植方案、组织召开听证会,经林业专家、地方工作人员对补植地情况的分析,和人民监督员对公益恢复必要性的论证,与会听证员达成一致意见,当事人表示接受并足额缴纳补植费用,地方政府确定接受当事人委托按标准补植树木,被损害的公共利益得到了有效保护。
补植复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