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于洪区为居民打造平安港湾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李滢乐 | 发布时间: 2017-02-20 09:42
  对于沈阳市于洪区来说,平安的终点就是辖区百姓幸福的笑脸。近年来,沈阳市于洪区倾力打造社区居民生活的“平安港湾”让这份平安触手可及。
 
  居民管理服务都自治
 
  居民意见征集制度、居民议事制度、居委会决议公示制度……近日,记者在于洪区迎宾路街道沈新路社区采访时了解到:社区已经建立居民自我管理的7项制度,成立自我服务的群众性协会组织25个,青年、党员志愿者人数达到了700余人,为进一步推进社区民主自治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园区的环境改造工作中,社区协调物业公司与居民代表共同协商,提出改造意见,制定改造方案。每周五固定为“居民议事日”,社区充分听取社区群众的诉求,及时做好沟通、协调和反馈。
  周凤霞是社区科普大学的班长,她对记者说:“我们爱这个社区,社区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但凡是我们自己能解决的事,我们都自己解决。”
  同时,于洪区还完善社区公开办事制度。各社区普遍建立党务、居务、财务、服务公开制度。2015年,社区公开栏设置率已达100%,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知情权和监督权,并在社区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区服务类、慈善公益类和文体活动类社会组织,全区社区各类社会组织如今已达1168个。
 
  社区居民不再办事难
 
  于洪区构建起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高效帮助居民解难题、办实事。
  “我们的社区工作人员各个都是多面手。”于洪区所有社区工作人员都敢这么说。如今,“一口式受理、全科式服务、开放式办公、网格式治理、全年无休”的新型社区服务治理模式已在全区推广开来。
  于洪区阳光100社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社区审批事项大部分都通过网上审批,老百姓办事只需跑一站就可以顺利完成。”
  北陵街道红田社区有一处回迁楼,由于排水不好每到雨季污秽之物就随雨水往上返,严重污染了周围环境。于洪区10万元惠民专项资金“落户”社区后,老百姓再有此类难心事,只要通过社区、街道沟通协调后,就可以立即启动专项资金,有力缓解了群众“救急难”问题。
 
  引入市场化社区服务
 
  于洪区积极鼓励社会服务机构进入社区开展便民服务。
  阳光医院以打造“最贴近老百姓的医院”为宗旨,聘请名医坐诊,引进高端诊疗设备,每年投入50余万元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和建立健康档案。如今在于洪区已为7120人建立档案。
  “看病难、看病贵”长期以来一直是老百姓心中的“老大难”问题,于洪区通过社会资本的妥善运用,安稳了民心。
  盛京银行于洪分行在多个社区完成30个以上的金融智能服务终端,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完成相关业务。
  此外,于洪区还大力完善社区日间照料站建设,争取在今年年底前让每个社区都有一个社区日间照料站。
  社区居民白天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聊天打牌健身,中午只需花个三五元钱就能吃上一顿香喷喷的午餐,晚上回家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据记者了解,如今,于洪区城东湖碧桂园社区的老人们就过上了“托老所”式的幸福生活。这种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方式很受社区居民们欢迎。
 
  老旧社区改造让百姓乐开颜
 
  光滑的柏油路面、整齐一致的垃圾箱,楼梯粉刷成具有现代园区气息的颜色,小区的草坪、树木、交通标志、停车泊位等也都被重新整治和架设,所有的健身广场全都配置了崭新的健身运动器材,居民们有了更多和更安全的活动设施。
  这是于洪区改造老旧小区的成果。
  近年来,于洪区实现了几十个社区公共用房尚未达标的老旧社区改造,实现全区公共用房全面达标,同时完成区域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任务,社区公共用房设施配套的煤气、供水、供电、供暖基础设施建设完备。
  此外,社区法治建设也是于洪区社区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洪区为加强社区的法治建设,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在全区建设40家社区书屋,并完善71家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