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头雁领航:雁阵丰翼振翅齐翔——阜新“彪哥”调解模式开枝散叶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驻阜新记者 孙程超 | 发布时间: 2022-09-23 12:11

  写在前面

  近年来,阜新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路径,创建推广“彪哥”调解模式,促进“情理法”深度融合,实现了调解质效最大化。“彪哥”调解模式由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张彪在法治调解一线实践、建立、形成,通过进一步总结、提炼、固化,形成了具有阜新特色的法治服务品牌,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工作目标。

张彪为群众答疑解惑

张彪为群众答疑解惑。

  从一花独放到花团锦簇

  就在最近,还有一年零一个月退休的张彪卸任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司法局副局长。俗话说无官一身轻,可张彪身上的担子却一点也没轻下来。

  “彪哥”两个字成了金字招牌,但“彪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阜新政法战线,“人人学彪哥,人人做彪哥,人人是彪哥”不当口号喊,落在行动上。

  作为司法行政工作的理念创新,全国首例公益性法律服务商标“彪哥”在2015年成功注册。一个人浑身是铁,能打几颗钉?张彪说,创建商标,可不为自己出名,但团队有了名字,一是群众好记,拉近了与政府之间的距离;再是增添了团队的凝聚力,工作上更有劲头。

  几年来,“彪哥”法律服务团队的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向“彪哥”看齐,阜蒙县司法行政工作职能作用的发挥和社会影响力一年一个新台阶。

  张彪常对团队同事说:“别看干人民调解工作费嘴、费腿又费水,可想想看,老百姓来找咱,大都是没办法的办法,能办绝不推脱。所以更要练好调解的本事、援助的功夫,怀揣一颗责任心,付出真心、爱心、耐心,让老百姓真正体验到什么叫司法为民。”

  “我还有一年零十个月就退休了,有人问过,这么干到底图啥呢?你看,墙上这些锦旗,多干点实事儿,让老百姓满意,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张彪笑着说,“大伙都说向我学习,其实我也在向大家学习、向群众学习,有句歌词我特别喜欢,‘心存百姓的人,百姓心中自有你’。”今年1月,在一次活动中,记者问张彪:“您退休之后,‘彪哥’团队会不会解散?”张彪肯定地回答:“不会的,因为‘彪哥’是我们团队的品牌,我们团队的每一名成员都是‘彪哥’。即使我退休了,我相信他们也一定会做得更好,‘彪哥’可以退休,但‘彪哥’团队永远不能退休,它就像接力棒一样,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从花团锦簇到遍地开花

  2021年12月,阜新市委书记胡涛提出,“彪哥工作室”在37 年的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实践中,为群众解难,为政府分忧,以务实的作风、有力的举措、严格的标准,为新时期全市人民调解工作作出示范、树立榜样。要把“彪哥”这一人民司法调解品牌横向拓展、纵向提升,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复制推广,延伸调解触角,助力社会治理。

  阜新市司法局把推广“彪哥”调解模式作为纵向提升“一个统筹、四大职能”的有效抓手,组建工作专班,深入总结提炼“彪哥”调解模式经验,在全省叫响“彪哥”品牌,同时加大培训力度,扩大工作开展面。年初以来,全市司法系统调解员接受“彪哥”调解模式培训500余人次。

  今年5月,阜新市中级人民法院“周末大讲堂”邀请张彪讲授“彪哥”调解模式。张彪以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案例、专业的知识,从思路、方法、实践经验、法律法规等方面传授大家如何找到矛盾纠纷的切入点,把握当事人的心理和典型问题及有效应对调解方法进行了系统讲解。

  法官助理纪德姝表示,通过这场专题讲座,可以很好地将学到的知识及方法转化为审判生产力,不断增强业务能力,为以后的审判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此外,阜新市司法局把创建推广“彪哥”调解模式作为纵向提升“一个统筹、四大职能”的有效抓手,使创建工作促进情、理、法深度融合,努力实现调解质效最大化,并积极向全市各领域延伸拓展,推进强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推广“彪哥”调解模式,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年初以来,阜新市由市司法局牵头,创新推广“彪哥”调解模式,强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力打造“枫桥经验”阜新版。

  阜蒙县是“彪哥”调解模式的发源地,今年以来,阜蒙县政协积极参与推广“彪哥”调解模式,打造“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发挥政协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力求为党委、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

  “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重点围绕平安建设、营商环境、信访稳定、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城乡卫生环境整治等方面,通过开展协商议事活动谋民生大事、推民生好事、商民生实事、解民生难事,真正做到“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

  从遍地开花到硕果累累

  在阜新政法系统,“彪哥”调解模式在推广中见实效。公调、诉调对接机制不断完善,派出所与司法所“两所联动”,推进人民调解参与法院“诉调对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拓展纠纷化解渠道。年初至今,基层“两所联动”化解纠纷30件,驻阜新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人民调解室共受理物业、买卖合同、道路交通事故、婚姻家庭纠纷等二审上诉案件62件,调解成功50件,成功率达80.65%。

  在此基础上,“彪哥”调解模式向劳动争议、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延展。年初以来,人社、市场监管、卫健、教育等部门共调处劳动争议纠纷56件、消费维权纠纷75件、医疗纠纷21件、校园纠纷2件。

  在基层,“彪哥”调解模式开花结果。全市以“彪哥”法律服务团队为基础,将85个司法所所长、211名律师和156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纳入法律服务团队,不断创新调解形式,调解效能持续提升。“彪哥”调解模式与“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建设深度融合,810个“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共收集信息线索1287条,解答法律咨询1378次,提供公证服务指引45件,提供法律援助指引52件,化解矛盾纠纷1056件,参与化解信访案件51件。

  “法院的办案效率真高,两三天就把我家的事情解决了。”近日,一名当事人对法院诉前特邀调解员不断地说着谢谢。这是阜新市太平区人民法院把“彪哥”调解模式融入到诉前调解工作的一个缩影。

  充分发挥诉前调解优势,使更多的矛盾纠纷得到及时高效化解。自今年6月以来,太平区法院共有72件案件进入诉前调解,其中调解成功31件,调解成功率43.1% 。调解成功的案件中,申请出具调解书17件,对调解协议进行确认的1件,经调解撤回起诉材料13件,平均调解时限为1.27天,最短调解时限为当场立案,当场调解。截至目前,一审民事案件收案数量同比降低24%左右,从源头上减少了诉讼增量,有效推动矛盾化解由终端裁决向源头防控延伸。

  记者手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张彪志愿者团队增加到了2387人,2019年以来,团队累计行程超过10万公里,调解矛盾纠纷1万多件,为各类弱势群体追回被拖欠的工资、补偿款和赔偿金等2000余万元。记者通过与志愿者接触,切实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和真情,他们都是“彪哥”,通过辛勤工作把法律服务、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做到了群众身边、留在了群众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