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小小社区为人民 人人参与促平安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董楠 | 发布时间: 2017-01-23 09:37
  这是一个满载荣誉的社区,它先后获得过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全国法治先进示范社区、全国防震减灾示范社区、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社区等多项国家级荣誉。而在这些荣誉的背后,平安建设工作更是可圈可点。它就是鞍山市铁东区山南街道福康社区。
 
  凝聚人心促平安
 
  提起平安志愿者大家都不陌生,但像这个社区组建15支志愿者队伍的并不多见,社区里的平安志愿者们每天活跃在社区大街小巷,义务巡逻,维护社区治安。几年来,他们为居民解决为难事、着急事、烦心事已有6430件。
 
  这些百姓看起来的难事,通过社区党组织的志愿服务得以有效解决,既化解了社区矛盾,维护社区稳定,又凝聚了人心,赢得了人心。
 
  而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也涌现出百姓随叫随到的巡逻队长唐森,义务为居民修理楼宇门、感应灯的党员赵国忠,金钥匙管家冯成坤,为邻里守望的好楼长吴保全,20年来为百姓化解矛盾纠纷的倪文第等典型人物,这些志愿者以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被居民誉为“社区好人”。
 
  小社区也有大作为
 
  “我家大门常打开,服务网络全覆盖。”这是福康社区居民挂在嘴边的顺口溜。为打造平安社区,他们建立了立体化网格防控体系,并在网格内实行“三化”。
 
  福康社区党委书记马凤霞告诉记者:“三化”分别是管理区域网格化、管理内容标准化、管理工作责任化。他们结合社区实际,将所辖区域以每300户为一格,划分为20格,配套“AB”岗制度:A岗即社区工作人员的本职工作,B岗即格内工作,形成社区整体一张网。在推进网格化的过程中,他们还注重从内容上统一、从机制上创新,以“四清”“五到家”为内容,即做到“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经常走访人到家、各类意见听到家、建立感情心到家、矛盾调解做到家、好事实事办到家”。
 
  此外,在网格管理中,每位社区党员、干部都负责采集网格内出租房屋、重点人群、矛盾隐患等信息,并进行实时录入更新,与派出所、食药监、消防、城建七所八所等网格资源共享,实现职能部门网格与社区网格深度融合,及时解决了网格内各项事务。在服务过程中当好“五大员”:即群防群治联络员、安全卫生监督员、法律维权调解员、平安社区宣传员、民间治安协调员。
 
  化解多元化矛盾
 
  “我们社区探索出了由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及代理服务组成的‘三会一代理’制度,凡是和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充分征询群众意见,事中协调,各方一起来协商,共同解决问题,事后评议,对实施效果交由群众评议。”马凤霞对记者说。
 
  2015年元旦,博格园小区遭到物业弃管,小区混乱不堪,居民无法正常生活,治安案件时有发生,于是社区党委马上组织召开业主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成员,聘请新的物业公司入驻,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居民又恢复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同时,社区党委组织召开听证会,物业费由五角变为七角,由物业公司在园区内安装十个视频点位,为业主提供更加平安、安心的居住环境。
 
  同时,他们还将驻区单位负责人、党员志愿者和楼院治安联防队员、治安信息员全部纳入平安社区领导小组,分别与他们签订“平安建设”责任书。让辖区居民既是平安社区的创建者又是平安社区的受益者。
 
  夯实平安建设基础
 
  安全是群众幸福之本,稳定是社区和谐之基。工作中,福康社区建立了以社区民警为骨干、平安志愿者为主体、社防人员为补充,人防、物防、技防为配套,软硬环境并举的群防群治立体化防控体系。
 
  马凤霞告诉记者,福康社区小区全部实行封闭管理,民警、社防队员、义务巡逻队员每天不同时段在社区重点区域、人群密集地进行巡逻。并在社区主干道为居民设置了城市报警点,居民遭遇抢劫、人身伤害时,利用报警终端的紧急按钮,向就近派出所紧急报警,报警点还有报警录音录像功能,记录报警全过程,为破案、定案提供客观依据。一键报警系统还与派出所、社区警务室16个视频点位联网,对社区内公共设施进行实时监控,警务室24小时有人值守,保证小区安全无死角。
 
  同时,福康社区为辖区全部精神病人办理了免费服药卡,社区卫生服务站定期到其家中进行回访、检查,一旦有复发症状,将与监护人协商送往医院治疗。目前无一起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发生。社区自2009年成立以来无一起治安刑事案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