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把好各个关口 堵住快递漏洞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李滢乐 白国军 王大海 栾岚 董楠/文 记者 蔡冰/摄 | 发布时间: 2017-01-16 09:59
全省专项整治行动让快递又快又安全
 
  编者按:
 
  现如今,快递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上购物、邮寄物品,人们纷纷选择快递进行邮寄。
 
  但是,随着快递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邮寄问题也出现在我们的眼前,邮寄安全如何保证成为了平安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
 
  于是,为规范寄递物流行业生产经营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全省开始开展寄递物流领域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强了寄递物流行业治安管理工作。



快递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快递在每一个环节都容易出现漏洞
 
  【隐患】
  快递各个环节都容易出现问题
 
  快递安全之所以难以把控,是因为快递环节特别多,收寄、分拣、储存、运输、投递,而每一个环节都容易出现问题。
 
  快递实名制落实有漏洞
 
  2015年10月,国家邮政局通知邮政全行业开始大力推行寄递实名制,要求除信件和已有安全保障机制的协议客户快件、通过自助邮局(智能快件箱)等交寄的邮件、快件外,所有邮出的邮件、快件将一律实行实名制。即各家快递企业不仅要对寄件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及身份信息进行严格比对核实,还要建立相关的实名登记档案。
 
  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快递实名制在落实上还是存在漏洞。
 
  在沈阳市铁西区某快递网点,记者表示要寄快递,一名女工作人员随手拿了一张快递单让记者填写。记者填写快递单时,另一名男工作人员站起来看了一眼记者要邮寄的东西,并询问记者想邮寄到哪里。
 
  记者填写完快递单后将快递单递给了那名女工作人员,她简单看了一眼对记者说:“10元钱。”记者将10元钱递给她,她向记者表示可以离开了,整个过程没有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查看身份证。
 
  记者问道:“不需要身份证吗?现在不是都实名制了吗?”女工作人员坐在办公桌前头都没抬地说:“不用,但你要不嫌麻烦拿出来,我就看一眼。”
 
  记者看到,该网点墙上贴着一张通知,上面写着:“尊敬的客户:您好!为了执行国家和政府监管部门的指示,也为了您快件的安全和效率,请您邮寄快件时候配合我们,提供您本人的身份证(寄件人),填写您的真实手机号,并配合我们开箱验货。非常感谢!”但直到记者离开,该快递网点也没有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要主动看记者的身份证。
 
  那么为什么在全面推行快递实名制的要求下快递工作人员并不查看寄件人的身份证呢?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快递工作人员怕麻烦。
 
  已经做了3年的快递工作快递员小王向记者表示,查看寄件人的身份证实在是一件麻烦的事。“原来寄件我们只需要让寄件人填写一下快递单就行了,现在实名制要输入身份证信息,按照要求还得检查寄件人的身份证,实在太麻烦了,客户不高兴,我们也不愿意。”
 
  还有一名快递公司的快递员对记者说,他们之前在上岗前都要签一份承诺书,确保物件的安全与收发件人信息的准确,如果客户不配合实名制登记和检查,快递员就不能接这笔生意。“但实际做到的没几个人。”
 
  收寄是快递安全的重要关口
 
  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催发了寄递业、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寄递、物流业的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工作、生活需要的同时,也给寄递管理带来新要求,有关部门如何保障寄递、物流业的健康发展,确保投递企业人员及物品的安全,确保非法出版物、枪支、管制刀具、毒品及违禁物品不能通过寄递、物流渠道流向社会、危害群众。
 
  除了快递实名制,快递收寄验视制度也是一项重要但却容易被忽略的制度。有的不法人员利用一些快递企业管理不严格,进行违法行动。
 
  28岁的黑龙江籍男子李某,初中文化,无业,2015年11月因涉嫌贩卖毒品罪,被警方抓获归案。李某就是通过快递向张某出售并送达可疑淡黄色晶体1.6克,以微信转账的方式收款。经鉴定,上述可疑淡黄色晶体检出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
 
  据邮政管理部门介绍,收寄验视制度是《邮政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的一项基本制度,是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的法定责任。严格落实收寄验视制度,严把收寄关口,是将各类禁寄物品堵截在寄递渠道之外,确保寄递渠道安全畅通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
 
  但是,近年来,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因不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制度,违规收寄禁寄物品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时有发生。在网上贩卖毒品、枪支等,有的就通过快递公司将货送到买家手里。
 
  昨日,记者以邮寄货物的名义与一名某知名快递公司的业务人员取得联系,询问邮寄事宜。
 
  记者:我有东西要邮寄,自己已经打好包装,快递公司还需要重新包装吗?
 
  快递:公司都会按照公司的要求重新打包装的。
 
  记者:是为了要查验东西吗?我不希望别人看见邮寄的东西。
 
  快递:那倒不是非要查看货物。因为很多人自己打的包装不行,容易损坏东西,我们打包后,就不至于损坏东西了。也是为了你们好。
 
  记者:我的东西主要是中药啥的,不怕磕碰,我想自己包好。如果你们觉得包装不行,再套上一个包装盒不就行了吗?
 
  快递:没问题。你包好了给我就行。然后给我打电话,我上门取货。
 
  与快递小哥对话之后,记者心想,如果在包裹中藏几克毒品,那不就轻松“贩运”了吗?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有不少快递企业下设的站点就是夫妻店,一两个人从事收发快件的业务。租一个门面,有部电话,安一台电脑,就对外营业了。甚至吃住经营都在一个房间里。他们为了赚得微薄的代办费,对货物检查也不会特别认真,能收尽收,就容易被不法人员钻空子。
 
  同时,货物存放在居住的空间里,也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但是要求这样的小店配备相应的安全防范设备难度很大。
 
  面对陌生快递员需谨慎
 
  快递安全一方面指得是快递物品是否存在违禁品,另一方面则指得是快递寄件、收件人以及快递物品是否安全。近年来,通过网上购物的消费者越来越多,而大部分消费者由于缺乏自我防护意识,极易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家住丹东市虹桥小区的王鑫经常让退休在家的妈妈代她收快递。由于妈妈腿脚不便,王鑫通常要求快递员送快递上门。于是,早已习惯三天两头收到快递的王鑫妈妈,只要有快递员敲门,都会毫无顾虑地开门。“我妈妈都习惯了,只要有人敲门说自己是送快递的,她就会给开门。”王鑫说。
 
  记者发现,像王鑫妈妈这样,“习惯性开门收快递”的市民还真不少,大家普遍对快递收取安全意识较淡薄。市民孙丽颖说:“如果有快递员上门给我送快递,我一般都会问他是哪个快递公司的,如果对方的回答跟我的快递公司相吻合,我就会开门。”“快递员犯罪事件”尽管属于小范围、小概率事件,但快递安全隐患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快递损坏问题时有发生
 
  有关邮递,人们最关心的是邮递的东西能不能安全到达。安全到达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货物能邮到目的地,而不是丢失;还有就是货物到了,并且完好无损。但是在货物邮递中,不可能像我们平时拿自己的东西小心谨慎,寄递企业在分拣和运输中,都可能对货物造成损坏,尤其是遇到不按规范操作的工作人员,货物受损的几率会大大提高。
 
  记者曾观察过沈阳市某快递公司的快递站,这个快递站不大,负担周边地区的收件和送货。因为房子不大,而货物却不少。很多时候,货物来了之后就堆放在店门口,然后快递站的两名工作人员再分堆。这一堆那一堆的,店门前的地儿很快就铺满了。记者问一名工作人员,这样扔来扔去的,不怕把东西摔坏了吗?这位工作人员笑了笑说:“没事,我们会感觉,一般都没事。”说完,又继续用抛扔法分拣货物。
 
  而记者的邻居就遭遇过朋友给他的东西在运送途中被损坏的事。因为与快递公司纠缠不起,后来就认倒霉不了了之了。
 
  【经验】
 
  专项整治多个环节保证快递安全
 
  快递安全虽然难以把控,但并不是不能把控。
 
  于是,全省开展寄递物流领域专项整治行动,省综治委要求公安、交通运输、邮政、国家安全、海关、工商、铁路、民航等部门充分发挥协同作用,严格管理邮件、快件寄递包括收寄、分拣、储存、运输、投递等各个环节,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明确邮件、快件寄递行业对不同种类物品的验视方法、标准,切实落实寄递企业对收寄的邮件、快件的相关制度,坚决堵塞漏洞,消除安全隐患。
 
  全年寄递渠道“零”事故
 
  2016年,沈阳市实现了寄递渠道“零”事故的成绩,这成绩的取得与沈阳市重视快递安全,增强监管力度紧密相联。
 
  在省邮政管理局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综治委、市安委会的正确指导下,沈阳市邮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履行部门职责,依法开展全市寄递渠道安全监管工作,实现全市邮政业安全平稳运行。
 
  快递安全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所以沈阳市建立了多部门沟通协调机制。
 
  沈阳市邮政局与市公安局、市国家安全局成立沈阳市邮路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共同监管全市寄递渠道安全工作;与市工商局建立快递企业合法资质联合排查机制;与沈阳桃仙机场建立危化品检查信息通报机制。
 
  沈阳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工作形成了各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此外,沈阳市为保证快递安全,在各个环节都没有放松安全监管。在收寄环节,沈阳市邮政局联合市公安局、市国家安全局以暗访形式对辖区内邮政企业和37家重点快递企业进行了收寄验视实物测试。检查组通过模拟邮寄毒品、管制刀具、易爆品、易腐蚀性物品等方式测试企业收寄验视制度、实名登记制度的落实情况以及从业人员对禁寄物品的辨识能力,对测试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在全市邮政业内进行了通报,推动了全市寄递企业对收寄验视制度、实名登记制度的全面落实。
 
  同时,沈阳市邮政局依法指导寄递企业落实安检机的配置。组织排查全市寄递企业落实安检机配置工作情况,向应配未配的寄递企业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64份,制定《沈阳市邮政业X光安检机配置进度表》,每月定期督导企业落实安检机配置计划,为全市寄递企业落实邮件、快件过机安检制度的规定提供了保障。
 
  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大连市综治办发挥综合协调作用,联合公安、国安、国土、交通、邮政等部门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危爆物品寄递物流清理整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分“动员部署、组织实施、总结验收”三个阶段,采取“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全面整顿、消除隐患;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协同作战,形成合力”等措施,大力加强危爆物品清查整治、寄递物流安全规范管理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
 
  在此项行动中,大连市公安局开展了“冬日利剑”行动,把“出租房屋清理整顿、消防安全攻坚战、百日交通安全大会战、危爆物品寄递物流清理整顿”等“公共安全四大领域”攻坚战相融合,通过抓好“四个合成”来提高行动实效。
 
  大连市公安局依托综治考核,与邮政、交通、安监等部门密切配合,同时,公安机关内部的治安、消防、内保、交通、刑侦等多警种协同作战,形成了力量合成,达到了“1+1>2”的效果。公安机关依据《邮政法》《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等,与相关职能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形成了闭合式管理链条。
 
  在对寄递物流企业、内保、交通采集基本信息录入警综平台的同时,探索将邮政、交通等部门信息整合至警综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行动中,大连市安监局组成8个督查组,由局领导带队,深入14个县区和重点企业进行督导、检查和指导;每月召开月调度工作会议,同时对重点监管企业实行“周报告、月调度”制度,时刻掌握重点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帮助企业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大连市邮政管理局在工作人员少、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联合公安、工商等单位,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寄递企业实行拉网式检查,对问题比较集中的寄递企业实行集中督办,一抓到底。大连市交通局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指派专人负责跟踪问效,确保问题清单归零。
 
  从快递最基层排查调处
 
  在鞍山市铁东区,快递安全从最基层网点开始抓起。
 
  铁东区综治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工作中,铁东区东长甸街道成立了以街道书记任组长、综治办副主任副组长、综治办其他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开展危爆物品、寄递物流清理整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任务,提高了对开展危爆物品、寄递物流清理整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严格落实工作责任,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及时解决具体问题,不能解决的要及时上报。
 
  该街道按照铁东区综治委要求,自觉把开展危爆物品、寄递物流清理整顿放在街道重点工作中,全方位、多角度、高密度地集中进行排查,组织专人对辖区内公共场所、居民区、商业网点、寄递物流等是否存在危爆物品逐一进行了摸排。经过排查,辖区内没有物流寄递公司,没有经营危爆物品的商户。
 
  而在最基层的社区,快递安全也深入人心。
 
  在铁东区对炉街道的各个社区中都能看见《对炉街道集中开展危爆物品寄递物流清理整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的通告》,在这里邮递安全已深深地印在了居民的心里。
 
  铁东区综治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该项工作中,铁东区对炉街道和六个社区组织了每月一次排查工作,他们对辖区内相关企业、重点群体、重点人员开展了拉网式排查。对列入清理整顿和排查范围的工作对象,逐一筛查确保没有危爆物品流通。全面宣传发动造势,对炉街道综治办及各社区大量印制了《对炉街道集中开展危爆物品寄递物流清理整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的通告》,并组织综治专干深入各社区居民楼广泛张贴,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充分利用传单、横幅等宣传手段在各社区开展宣传活动。
 
  新兴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经过排查,发现辖区内共有两个快递寄送点。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他们跟这两个快递点负责人取得了联系,并当面进行了沟通。工作人员向快递点负责人讲解了本次专项行动的目的和开展情况,并与其建立了定期互相联系机制,以便及时了解双方最新情况。快递点负责人表示会全力配合此次专项行动工作。
 
  据了解,在整个专项行动期间,该街道没有发生危爆物品快递寄出和流入情况,有效地保障了居民的快递安全。
 
  快递问题应急处置以练代战
 
  分拣快递包裹是快递的核心工作之一,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由于包裹内的物品可能发生损坏等诸多可能,分拣快递包裹也随时面临着危险。
 
  前不久,一名工作人员在分拣快递包裹时,被一个带有刺鼻气味的包裹“熏倒”,随之出现恶心、胸闷和呕吐的症状。险情出现后,安全员立即发出预警,组织人员开展救援,有序疏散,并拨打110和120应急电话;处置人员迅速穿戴好防护用品,把可疑快件从分拣平台运至危险化学品处置区,并将受污染快件移至隔离区。
 
  这是锦州市开展的一次全市邮政业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寄希望于通过演练起到以练代战的效果,不断提升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急处置、快速反应、协同救援的实战能力,加强企业安全防范能力以及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逃生等自我保护能力。
 
  近年来,锦州市不断强化邮政业的安全管理,相继开展了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反恐知识培训、安全生产百日专项治理行动等多项活动,进一步规范快递企业严守快件“入口关”。
 
  在沈阳市,市邮政局联合市公安局、市快递协会组织全市邮政业重点企业开展了应急演练现场观模活动。指导企业根据《沈阳市邮政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设计演练方案,并与市公安局相关人员多次亲赴现场指导企业做好应急演练方案的彩排工作,共同查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确保每项安全演练内容更加贴近实战。演练后,还及时总结应急演练成果经验,制作了《沈阳市邮政业应急演练脚本》指导全市未开展应急演练的寄递企业进行演练。
 
  2016年,全市22家规模以上寄递企业已全部完成了应急演练工作,并将应急演练的影像资料报市邮政局进行备案。
 
  专项行动筑牢安全防线
 
  近日,为落实省邮政局《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切实加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力做好丹东市邮政行业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丹东市邮政局联合综治、公安、国家安全等部门深入全市寄递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据悉,丹东市结合前期开展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和快递企业营业网点标准化建设评定工作,制定《冬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着重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控,加大对交通运输、消防、用电、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检查力度,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并坚持边查边改,以查促改,采用“四张清单”闭环管理模式,排查各类安全隐患6处,下发整改通知书11份,对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实行挂账销号,逐一复查验收,切实把安全生产大检查作为消除隐患的抓手,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
 
  本次重点检查“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有效落实寄递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对实名制登记台账和过机安检张贴安检标识的检查力度,从源头严防不法分子利用寄递渠道从事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同时,丹东市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和微信平台,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督促企业强化重点岗位作业安全教育培训,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督促企业加强应急演练,做好应急救援队伍、装备、物资准备工作,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除了丹东,盘锦市在重大节日期间,相关管理部门也会联合开展邮政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
 
  为切实做好节日期间邮政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全市寄递渠道安全畅通,盘锦市邮政局、综治办以及公安、工商、安监等部门就联合对辖区的多家快递企业进行邮政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
 
  检查过程中,主要了解各企业在节日期间的保障措施、人员安排、车辆管理等具体情况,督促企业查缺补漏,确保节日期间的安全生产和服务质量。同时,按照《邮政业安全生产设备配置规范》,对营业场所的安全生产设备进行重点检查。
 
  创新经验创建“平安快递”
 
  以前,学校的师生需要到校园外去收取快件,有时由于上课或者外出,快件还需要第二天才能取到,给广大师生带来了很多不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锦州市通过搭建快递综合服务平台的模式,在锦州医科大学开展试点工作,该平台平稳运行以来,业务量与营业规模呈现节节攀升的良好局面,极大地方便了师生发件和取件。
 
  现在,该快递综合服务平台共有10家快递企业入驻,平均每天派送快件量由刚开始的150多件增长到现在的800多件,每天收件数量由10多件增长到100多件,为该校师生不出校门就可以收发快件提供了充分的便利。
 
  同时,该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的机会,提高了快递企业派送快件的效率。此外,学校方也对快递综合平台给予了高度的称赞,认为平台的建立有效地加强了校区管理能力,使学校秩序变得井然有序,实属一件令快递企业、广大师生和校方都满意的“多赢”之举。此平台的成功试点,为全市其他领域探索推广提供了宝贵经验。
 
  锦州市在校园快递方面创新了工作经验,沈阳市则在安全防范方面创新了工作经验。
 
  为了更好地保证快递安全,沈阳市建立了邮政行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数据库,通过排查评估辖区内重点企业、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依据企业往年行政处罚数量、消费者申诉情况、机场安监部反馈数据、日常检查发现问题等指标,分别确定企业安全风险“红、橙、黄、蓝”(红色为安全生产风险最高级)4个等级。
 
  其中红色预警企业2个、橙色预警企业1个、黄色预警企业15个,其余均为蓝色。市邮政局按照红色、橙色企业逢检必检,黄色企业重点检查,蓝色企业随机抽检原则开展安全检查工作。
 
  邮政行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数据库让快递安全检查工作有据可依。



快递安全不容忽视
 
  【他山之石】
 
  国外快递安全监管的经验与启示
 
  欧美国家的快递发展时间都较长,基本上都拥有较成熟的快递市场。那么,欧美国家在快递安全监管方面又有哪些经验和启示值得我们学习呢?
 
  拥有统一监管和设立独立的监管机构
 
  在推进邮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建立独立的监管部门是保证邮政政企分开,实现邮政市场公平竞争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正式放开邮政市场的重要标志。尤其是欧洲国家如英国、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德国、瑞典等都成立了独立的监管机构。
 
  设立独立的监管部门,一方面是实现邮政市场化,另一方面是确保邮政市场放开后,国有邮政企业能够继续较好地履行普遍服务的职能,不滥用自身的影响力,与其他快递企业公平竞争。
 
  设立独立的监管机构的另一重要影响是实现行业内的统一监管。由于快递业自身的特殊性,设立独立的监管机构实现行业内监管职能的整合,避免多头指挥,相互推矮扯皮,提高对快递业监管的有效性。
 
  人员的专业化和多方面的任用形式
 
  快递问题频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快递从业人员鱼龙混杂,相比较,国外在快递人员的雇佣方面就显得格外谨慎。
 
  除了上岗前的专业职业培训和教育外,还与受雇者本人的历史背景挂钩。
 
  在美国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快递员,必须要接受国家运输安全管理局对其历史背景的调查,只有在被调查者没有发现犯罪记录或是银行信用不良的记录,才可能被录用。一经录用就会生成一个安全证号,就好比一种身份证明,快递员在工作中的所有表现都将记录在案,并将这些信息进行全国联网。
 
  一旦某位快递员在工作中表现不佳、失职或违法、违规而被解雇,其他快递企业会根据网上信息而拒绝接受这位被解雇者,这就保证了快递人员整体的工作素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快递各环节的安全。
 
  完善的法律体系实现有效监管
 
  从各国的经验来看,具备完备的法律体系是邮政监管部门得以依法行政的前提。经验丰富的发达国家不仅注重法律的制订,而且注重法律的执行;既注重实体法,又注重程序法。监管部门依据实体法,通过程序法的规定来行使权力,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目前,美国快递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反托拉斯法》《反垄断法》《竞争法》等商业法规,《航空运输法》《公路运输法》《危险品运输法》等安全规定,另外还包括《美国邮政法》《私营快递条例》《美国联邦法规》等。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对于信件的寄递运输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以保证邮政企业和快递企业在经营信件范围上不打架、不冲突,既保护了美国邮政的专营范围又保证了快递业的利益。